包含七的词语
七献 qī xiàn
献酒七次。周代诸侯来朝时,天子举行享礼献酒的次数。《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飨礼七献,食礼七举。"祭祀宗庙亦用七献。《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孔颖达疏:"七献神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瞎七瞎八 xiā qī xiā bā
谓做事、说话等胡乱盲目。七夕鍼 qī xī zhēn
即七孔针。七夕钱 qī xī qián
古钱币名,有牵牛﹑织女的图案。七郤八手 qī xì bā shǒu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污七八糟 wū qī bā zāo
(1) 乌七八糟 英 in a terrible mess屋如七星 wū rú qī xīng
形容住房破漏。吴楚七国之乱 wú chǔ qī guó zhī luàn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七相五公 qī xiāng wǔ gōng
语出《文选.班固》:"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五七 wǔ qī
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经,有头七、三七、五七等。 约计数目之词。五劳七伤 wǔ láo qī shāng
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七王 qī wáng
1.指七国。 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等七个叛乱的诸侯王。 3.南宋追封高宗时抗金诸将韩世忠为蕲王﹑刘安世为鄜王﹑张俊为循王﹑岳飞为鄂王﹑杨存中为和王﹑吴玠为涪王﹑吴璘为信王,合称七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七王》。七碗 qī wǎn
“七碗”作为称颂饮茶的典实。 出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椀 qī wǎn
“七椀”作为称颂饮茶的典实。 出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倒八歪 qī dǎo bā wāi
形容坐态不端正。七倒八歪斜 qī dǎo bā wāi xié
形容坐态不端正。七托八转 qī tuō bā zhuǎn
辗转委托。七推八阻 qī tuī bā zǔ
以各种借口推托。七病八痛 qī bìng bā tòng
(1) 指大小各种各样的疾病 例 你看那老头子是寻认儿女寻的急了,七病八痛的,咱不必替老九顶缸。——清·李绿园《歧路灯》 英 many diseases十七帖 shí qī tiē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七观帖 qī guān tiē
法帖名。七条 qī tiáo
即郁多罗僧,僧人之上着衣。因衣有横截七条,故称。七条弦 qī tiáo xián
即七弦。七世墨棠 qī shì mò táng
连载小说,作者是怜灵谨棠。七真堂 qī zhēn táng
道家奉祀“七真”的庙宇。指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