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仲的词语
石翁仲 shí wēng zhòng
1.古代帝王或大臣陵墓前石雕的人像。翁仲 wēng zhòng
(1) 传说阮翁仲为秦代一丈三尺的巨人,秦始皇命他守边,匈奴人很怕他。他死后,秦始皇下令仿照其形状铸成铜人。后指铜像或石像,也专指墓前的石人 英 stone image in front of a grave仲舒 zhòng shū
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仲叔 zhòng shū
指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泛指兄弟﹑弟弟。 犹伯仲。评论人的才能时,比喻不相上下。 复姓。春秋卫有仲叔于奚。见《左传.成公二年》。叔仲 shū zhòng
复姓。春秋时有叔仲惠伯。见《国语.鲁语下》。求仲 qiú zhòng
汉代隐士。后用以为隐士的代称。仲桥 zhòng qiáo
桥名。在陕西省醴泉县东北。平仲 píng zhòng
银杏的别名。管仲学派 guǎn zhòng xué pài
管仲学派主要指稷下学宫讲解管仲或其学派的著作,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齐法家。仲路诺 zhòng lù nuò
仲路,指仲由。仲由,字子路,一诺必行。语出《论语.颜渊》:"子路无宿诺。"后用以指恪守诺言。仲尼 zhòng ní
孔子的字。仲夏夜之梦 zhòng xià yè zhī mèng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595年。雅典两对贵族青年男女夜入仙林,仙后令侍者向男子眼中滴花汁,致使他们互相错认情人。经过种种离奇的误会和曲折,最后幸获解药救治,情人们终于和好并结为夫妇。仲买人 zhòng mǎi rén
旧社会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金钱的人。仲吕 zhòng lǚ
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十二律'。 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昆仲 kūn zhòng
称人兄弟。长曰兄,次曰仲。仲堪 zhòng kān
古代相传高辛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廖仲恺 liào zhòng kǎi
廖仲恺(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汉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仲舅 zhòng jiù
母亲的弟弟。伯仲间 bó zhòng jiān
亦作"伯仲之间"。伯仲之间 bó zhòng zhī jiān
伯仲:兄弟排行中的老大和老二。兄弟之间。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优劣难分。孟仲叔季 mèng zhòng shū jì
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语出《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唐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伯仲叔季 bó zhòng shū jì
(1) 弟兄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英 the eldest,second,third and youngest brothers仲忽 zhòng hū
相传周代'八士'之一。管仲 guǎn zhòng
(1) (?—前 645) 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一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齐颖上(颖水之滨)人。出身微贱。辅佐齐桓公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86篇,今存 76 篇。其中《牧民》、《权修》、《形势》、《七洁》等篇是管仲言论思想的记录 英 Guan Zhong管仲随马 guǎn zhòng suí mǎ
1.《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以"管仲随马"谓尊重前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