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兵的词语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 bīng ruò yú wài zhèng luàn yú nèi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大臣无重,则兵弱于外;父兄犯法,则政乱于内。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zhǎn mù wéi bīng jiē gān wéi qí
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养兵千日 yǎng bīng qiān rì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yǎng bīng qiān rì yòng zài yī shí
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沙场点兵 shā chǎng diǎn bīng
1.采自沙场即战场。 2.电视剧《沙场点兵》是由孙小光导演,侯勇、任程伟、潘雨辰、高峰等主演的32集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兵 zhōng bīng
魏置中兵曹掌畿内之兵,后因称京畿部队为“中兵”。谋兵 móu bīng
原意为对战争的策谋。基干民兵 jī gàn mín bīng
基干民兵编组,区别于普通民兵的民兵编组。国防兵 guó fáng bīng
国防兵是我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和士官相结合的兵役制。兵火连天 bīng huǒ lián tiān
形容战乱纷争遍及各地。礼失兵来 lǐ shī bīng lái
交涉时的礼节已经失去,使用强硬的手段解决问题,形容某件事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靠强硬的手段来解决。天兵神将 tiān bīng shén jiāng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弃兵解甲 qì bīng jiě jiǎ
抛弃兵器,脱下盔甲。谓投降兵不解甲 bīng bù jiě jiǎ
士兵不脱下作战时穿的铠甲,随时准备作战,比喻情况危急随时都要做好准备。治兵以信 zhì bīng yǐ xìn
兵:军队。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治兵 zhì bīng
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出兵作战。弄兵横池 nòng bīng héng chí
形容捣乱分子无能,造不成反屈兵之计 qū bīng zhī jì
指打败敌人的办法。疑兵之计 yí bīng zhī jì
是指骗敌人的方法,使敌人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争取更大的胜利。马圣兵 mǎ shèng bīng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语出] 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腹中甲兵 fù zhōng jiǎ bīng
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贫国弱兵 pín guó ruò bīng
《韩非子·和氏》:“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五城兵马 wǔ chéng bīng mǎ
“五城兵马司”的省称。赍盗粮,借贼兵 jiè zéi bīng jī dào liáng
《荀子·大略》主兵 zhǔ bīng
1.掌握兵权;统率部队。 2.当地筹建的兵力。与"客兵"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