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少的词语
少成若性 shào chéng ruò xìng
谓自幼形成的习惯好象天性一样。少东人 shǎo dōng rén
1.亦称"少东家"。 2.旧时受聘受雇的人或佃户称主人的儿子。少白头 shào bái tóu
1.年纪不大而头发已经变白。 2.指年纪不大而头发已经变白的人。少公 shǎo gōng
1.县尉的别称。唐李白有《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方城张少公厅画师猛赞》。 2.称宋苏辙。少年子 shào nián zǐ
1.古称青年人。 2.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和唐李白等均作有《少年子》。少民 shǎo mín
年轻的平民百姓。少年白发 shào nián bái fà
指年轻人过早出现白发。可能因精神过度疲劳、忧虑、紧张,也可因血液循环障碍及某些严重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此外与头发中色素成分有关的铜、钴、铁微量元素不足,以及叶酸、维生素b缺乏也可能相关。一般不影响健康。少思 shǎo sī
1.减少思虑;少想。 2.考虑不周。少庭 shǎo tíng
路寝前的厅堂。少习 shǎo xí
少年时所学习的。少勋 shào xūn
1.唐吏部员外郎的别称。少友 shǎo yǒu
小友。年长者对年轻友人的称呼。少一时 shǎo yī shí
1.少时﹐过一会儿。少闲 shǎo xián
(1) 过一会儿;隔不多时 例 少闲便知 例 少闲,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英 soon (2) 指病稍好 例 病少闲 英 be better (3) 一点空隙 例 户外之屦,至无少闲 英 gap少子 shǎo zǐ
1.指最小的儿子。 2.泛指年幼的儿子。少宰 shǎo zǎi
官名。 宋政和中﹐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旋复旧称。 星名。即左垣第三星。少说 shǎo shuō
说少一点。少内 shǎo nèi
汉大内属官﹐掌府藏。少年中国学会 shào nián zhōng guó xué huì
1919年7月由李大钊、王光祈等在北京发起成立。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总会设北京(1924年迁往南京),南京、成都和法国巴黎设分会。会务活动有出版刊物、讲演、学术讨论等。1925年底,因会员严重分化而停止活动。少进 shǎo jìn
1.稍居于前。 2.谓稍作进一步的申述。 3.谓少用食物。少差 shǎo chà
稍微好转。少参 shǎo cān
明代于各布政使下置参政﹑参议﹐时称参政为大参﹐参议为少参。明吴国伦有《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诗。少东家 shào dōng jia
1.亦称"少东家"。 2.旧时受聘受雇的人或佃户称主人的儿子。少不得 shǎo bu dé
1.亦作"少不的"。 2.免不掉;少不了。少房 shǎo fáng
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