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甲的词语
全甲 quán jiǎ
指全部披甲的士兵。去甲 qù jiǎ
(1) 少一个亚甲基的同系物——主要指甾族化合物及生物碱中的此类物质 英 nor虬甲 qiú jiǎ
1.虬龙的鳞甲。亦用以形容鳞状物。丘甲 qiū jiǎ
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琴甲 qín jiǎ
拨动琴弦的指甲,后常削竹以代之。甲鱼枪 jiǎ yú qiāng
打甲鱼的鱼竿。鬐甲 qí jiǎ
1.家畜外形部位名称,位于颈脊与背脊之间的隆突部位。2.鱼的鳍及鳞。弃甲于思 qì jiǎ yú sāi
《左传·宣公二年》:'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杜预注:'于思,多鬓之貌。'本为宋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华元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弃甲 qì jiǎ
丢掉铠甲。表示战败。旗甲 qí jiǎ
1.旌旗与甲胄。 2.漕船兵丁之长。破甲 pò jiǎ
谓植物种子裂开外壳初生嫩叶。片甲不回 piàn jiǎ bù huí
(1) 形容全军覆没 英 not a single armoured warrior returns片甲不还 piàn jiǎ bù huán
见“片甲不回 ”。片甲 piàn jiǎ
(1) 一副铠甲,指一兵一将 英 a armour;a soldier or a general (2) 一片鳞甲,比喻稀少 英 a piece of scales and shells it means rare皮甲 pí jiǎ
用兽皮制的软甲。披甲 pī jiǎ
(1) 穿上铠甲 例 披甲持枪 英 wear armor朋甲 péng jiǎ
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袍甲 páo jiǎ
战袍和铠甲。牌甲 pái jiǎ
1.宋熙宁初﹐王安石改募兵制为保甲﹐置牌以书其户数及姓名。元时兵制设万夫﹑千夫﹑百夫﹐而以牌甲为基层单位。清世祖入关﹐有编制户口牌甲之令。其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则牌甲又为地方基层组织。见《宋史.兵志六》﹑《元史.兵志一》及《清史稿.食货志一》。排甲 pái jiǎ
旧时居民基层组织。亦指其长官。弃甲负弩 qì jiǎ fù nǔ
丢弃铠甲,背起弓弩。形容战败。甲午农民战争 jiǎ wǔ nóng mín zhàn zhēng
甲午农民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唐倪甲 táng ní jiá
唐倪甲应为“犭唐猊甲”,中华字海收录“犭唐”字,为上古猛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残唐演义》贯串全篇的一种防身铠甲,相传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软甲,并非外面那件兽面吞头连环铠。纳甲 nà jiǎ
纳甲指卦或爻的纳(配)干支,甲代表干支。鍪甲 móu jiǎ
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