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羊的词语
驱羊 qū yáng
1.赶羊,驱赶羊群。 2.引申为牧羊。 3.犹治民。语出《史记.五帝本纪》"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唐张守节正义:"《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 4.比喻容易。羊裘 yáng qiú
羊皮做的衣服。 汉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后刘秀即帝位,光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羊脂球 yáng zhī qiú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作于 年。普法战争中,普军占领卢昂城后,有九个“上等人”和妓女羊脂球结伴向勒阿弗尔港转移。马车途经多特镇时,一普军军官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全部旅客都将被扣。羊脂球坚决拒绝,但因奈何不得同车人的软硬兼施,只好就范。事后,同车人却对羊脂球倍加轻蔑。求羊 qiú yáng
汉代隐士求仲与羊仲的并称。擎羊 qíng yáng
斗数中的刑星,是六煞之一,有凶厄的倾向。锵羊 qiāng yáng
亦作'锵羊'。 德音﹐美好的名声。 金玉碰击发声。 泛指发出美好的乐声。 喻指文辞华丽﹐韵律优美。广大﹑盛多貌。羊腔 yáng qiāng
指羊的肋肉。羊马墙 yáng mǎ qiáng
1.见"羊马城"。羊黔 yáng qián
1.亦作"羊黔"。 2.古代攻城的一种战具。高积薪土,以攻敌人。顺手牵羊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1) 指顺手取走别人的物品,含贬义 英 lead away a goat in passing—pick up sth.on the sly肉袒牵羊 ròu tǎn qiān yáng
露体牵羊,以示降服顺从。系颈牵羊 xì jǐng qiān yáng
绳系颈,手牵羊。谓投降请罪。牵羊肉袒 qiān yáng ròu tǎn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肉袒,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及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肉袒”、“牵羊肉袒肉袒”、“牵羊肉袒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牵羊 qiān yáng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及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羊歧 yáng qí
1.羊入歧途。比喻事理不易掌握而容易失误。歧路亡羊 qí lù wáng yáng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祈羊 qí yáng
烹羊以祭。古代祭山的一种祭仪。乐羊子妻 yuè yáng zǐ qī
做事必须有不可半途而废精神骑羊执穗 qí yáng zhí suì
相传古代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秬来到广州。见《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引《续南越志》。后因以“骑羊执穗”为咏广州的典故。骑羊 qí yáng
典出汉刘向《列仙传.葛由》:"葛由,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后以"骑羊"称得道成仙。骑羊子 qí yáng zǐ
指仙人。九羊启泰 jiǔ yáng qǐ tài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九只羊为主图。富者乞羊 fù zhě qǐ yáng
讽刺了为富不仁,贪得无厌的人。山坡羊 shān pō yáng
民间曲调名。流行于明·正德年间,多表现男女情爱。别有《数落山坡羊》,曲词较长。 曲牌名。北曲中吕宫、南曲商调,都有此曲牌。南曲较常用。可用作小令;也可用在套曲里。戏曲里大多用以表现悲哀的情绪。老羊皮 lǎo yáng pí
1.毛粗皮厚的劣等羊皮。北方﹑西北等地区的农牧民多用以制衣﹐且不挂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