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耳的词语
心耳 xīn ěr
(1) 从每个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 英 auricular appendix, auricular appendage天耳 tiān ěr
1.佛教谓色界诸天人之耳﹐能闻六道众生之言语及一切声响。 2.谓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头耳 tóu ěr
比喻福分。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sān rén wù dà shìliù ěr bù tōng móu
词语解释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sān rén wù dà shì,liù ěr bù tōng móu ]⒈ 喻人多不易保密。引证解释⒈ 喻人多不易保密。引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岂不闻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善言不入耳 shàn yán bù rù ěr
好话听不进耳朵里。三耳秀才 sān ěr xiù cái
指很聪明的人。也比喻人狡猾。三耳 sān ěr
传说隋董慎被冥府追为右曹从事,召常州秀才张审通掌书记。慎令为判,申天府。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慎怒,以方寸肉塞其耳。审通再判之,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慎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儿擘为耳,安于额上,曰:'塞君一耳,与君三耳,可乎?'后审通复活,觉额痒,涌出一耳,尤聪。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后即以此为典,谓人聪明颖悟,异于往常。谓两耳之外别有一耳,主听。为先秦名家诡辩论题之一。世耳 shì ěr
世俗之耳。松耳 sōng ěr
即松耳石。藏族诗歌《颂歌•东方现出了彩虹》:“宝石里最好的是松耳,人里头最好的是共产党。”参见“松耳石 ”。俗耳 sú ěr
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人生行乐耳 rén shēng háng lè ěr
词语解释⒈ 人生在世上只有寻欢作乐罢了。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消极人生观。如风过耳 rú fēng guò ěr
墙有缝,壁有耳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1.喻事易外泄。墙有风,壁有耳 qiáng yǒu fēngbì yǒu ěr
比喻秘密容易泄露。清耳 qīng ěr
静耳。谓专心倾听。 犹净耳。表示不愿意让污浊的话语污染耳朵。取耳 qǔ ěr
挖除耳垢。聂耳 niè ěr
词语解释⒈ 聂耳(1912-1935)。作曲家。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1930年至上海,次年入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工作。1935年取道日本去欧洲、苏联考察,不幸在日本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新的女性》等三十余首,民族乐队改编曲《金蛇狂舞》等。⒉ 传记片。以聂耳的生平业绩为题材。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于伶、孟波编剧,郑君里导演,赵丹、张瑞芳主演。马耳春风 mǎ ěr chūn fēng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马耳 mǎ ěr
山名。在山东省诸城市西南。马耳风 mǎ ěr fēng
(1)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即逝。比喻把别人的话当耳边风 例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马耳风。——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英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like the east wind blowing the ear of a horse (2) 又说“马耳风” 例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风。——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诗五首》 (3) 亦作“东风吹马耳”马耳东风 mǎ ěr dōng fēng
(1)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即逝。比喻把别人的话当耳边风 例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马耳东风。——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英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like the east wind blowing the ear of a horse (2) 又说“马耳东风” 例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诗五首》 (3) 亦作“东风吹马耳”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mài kè ěr xùn mò léi shí yàn
词语解释⒈ 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莫雷共同所做的企图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以前人们认为光是由无质量、绝对静止的“以太”这种媒质传播的。由于地球在运动,所以在地面上做实验,向不同方向发出的光线的传播速度应不同。迈克耳逊和莫雷在1887年用精确度很高的干涉仪多次测定,得到的光速大小均相同,从而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并为进一步实验否定以太的存在奠定了基础。面红过耳 miàn hóng guò ěr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激动、焦急、生气、发热、过分用力而脸色发红的样子。面命耳训 miàn mìng ěr xùn
当面告语。当面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