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诸的词语
诸祖姑 zhū zǔ gū
1.祖父的众姐妹。诸姑 zhū gū
1.父之众姊妹。公诸同好 gōng zhū tóng hào
(1) 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给有同样爱好的人共同享受 英 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of the same taste公诸于世 gōng zhū yú shì
(1) 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 例 必须把这件事公诸于世 英 make public (2) 也说“公诸于众”置诸高阁 zhì zhū gāo gé
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诸葛 zhū gě
(1) ——复姓 英 surname诸葛垒 zhū gě lěi
1.地名。又名武侯垒。诸葛笔 zhū gě bǐ
1.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诸葛庐 zhū gě lú
1.诸葛亮隐居时的草庐。 2.名胜古迹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武侯祠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顾堂﹑躬耕亭等胜迹。诸葛灯 zhū gě dēng
1.即马灯。一名孔明灯。诸葛巾 zhū gé jīn
纶巾,古代的一种头巾。因诸葛亮曾经戴过,故名。诸葛铜鼓 zhū gě tóng gǔ
1.相传为诸葛亮创制的铜鼓。诸葛弩 zhū gě nǔ
1.古代弓弩名。此弩便捷轻巧﹐闺妇亦能使用。诸葛鼓 zhū gě gǔ
1.见"诸葛铜鼓"。诸葛亮 zhū gě liàng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谋献策,遂提出联孙抗曹、重兴汉室的建议,即“隆中对”。后刘备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封为武乡侯。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重视水利,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曾先后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事后诸葛亮 shì hòu zhū gě liàng
(1) 谑语,讽刺那些自作聪明放马后炮的人。诸葛亮是未卜先知,他们是过后方知,所以称为事后诸葛亮 英 a 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be wise behind;prohphsy after the event三请诸葛亮 sān qǐng zhū gě liàng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铭诸心腑 míng zhū xīn fǔ
牢牢铭记在心里,比喻永记不忘。诸父 zhū fù
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诸侯对同姓大夫﹐皆尊称为'父'﹐多数就称为'诸父'。指伯父和叔父。夫诸 fū zhū
传说中的兽名。付诸实施 fù zhū shí shī
把某项方案、办法等进行实施。付诸行动 fù zhū xíng dòng
付之于行动付诸实行 fù zhū shí xíng
付诸实行,注音为fùzhūshíxíng,释义为把某项方案、办法等进行实施。付诸阙如 fù zhū quē r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以上是对古文的解释。付诸实践 fù zhū shí jiàn
就是某件事、计划开始在实践中执行。诸:兼词,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