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道的词语
道人 dào ren
1.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英 a respectful form of address for a Taoist priest; 2. 称道教徒为道人。 3. 和尚的旧称。 英 monk;道术 dào shù
(1) 治理国家的方法 英 administer a country means (2) 道家的法术 英 Taoist magic arts道謝 dào xiè
道谢dàoxiè (1) 用言语表示感谢 例 我向您道谢 英 express one's thanks道训 dào xùn
谓道之准则。道貎俨然 dào ní yǎn rán
(1) 庄重、威严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 例 因看见端甫道貎俨然,不敢造次。——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英 artificial outward saintliness;appearance of man of integrity;hypocratical devoteness pose as one of high morals道德责任 dào dé zé rèn
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过失及其不良后果在道义上应承担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肯定人的行为的道德责任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有时与“道德义务”含义相同。道大莫容 dào dà mò róng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道听涂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道、途:道路。从路上听来的话,就在路上传播给别人。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道心 dào xīn
指天理,义理。 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道家 dào jiā
(1) 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英 Taoist school;Taoists道白 dào bái
(1) 戏曲中的说白 英 spoken parts in an opera道德意识 dào dé yì shí
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道德观念 dào dé guān niàn
指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道边苦李 dào biān kǔ lǐ
喻庸才,无用之才。道德品质教育 dào dé pǐn zhì jiào yù
德育内容之一。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学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道林纸 dào lín zhǐ
亦作'道令纸'。 一种比较高级的纸,用木材为原料制成,按纸面的有无光泽分为毛道林纸和光道林纸两种。最初是美国道林 Dowling 公司制造的。道字 dào zì
1.吐字;咬字。 2.一种将字拆开的文字游戏。道士 dào shi
(1) 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 例 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西游记》 英 Taoist priest (2) 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 例 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盂兰盆经疏下》 英 monk道台 dào tái
(1) 古代官职名,也叫道员 英 “taotai,”formerly,Intendant of Circuit道烦恼 dào fán nǎo
1.见"道恼"。道統 dào tǒng
道统dàotǒng (1) 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接受的系统。他们自认为是继承周公、孔子的道统的 英 Confucian orthodoxy道旁苦李 dào páng kǔ lǐ
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道教 dào jiào
(1) 公元前6世纪时,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一种宗教,奉老子为教祖,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英 Taoism道貌俨然 dào mào yǎn rán
见“道貌岸然 ”。道席 dào xí
书信用语。对对方表示尊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