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阿的词语
阿主沙里 ā zhǔ shā lǐ
古契丹语。对父亲﹑祖父的尊称。阿里山 ā lǐ shān
在台湾省本岛西部、玉山以西。南北走向,长百余千米。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森林茂密,有三千年古红桧树,号称“神木”。风景以大塔山断崖、塔山云海、祝山观日最为有名。还有三代木、姐妹潭、慈云寺、高山博物馆等胜迹。为台湾游览胜地。阿尔法粒子 ā ěr fǎ lì zǐ
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质量为氢原子的4倍,带正电荷,穿透力不强。通常写作α粒子。[阿尔法,希腊字母α的音译]阿棃姨 ā lí yí
梵语。即尼姑。阿梨 ā lí
1.亦作"阿黎"。 2.波斯皂荚。 3.佛教语。阿阇梨之省称。意为圣者﹑高僧。阿阇梨 ā shé lí
1.亦作"阿阇梨"。 2.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骊阿 lí ā
指骊山和阿房宫。阿老 ā lǎo
1.母亲。 2.老妻对老夫的昵称。阿郎 ā láng
1.父亲。 2.主人。阿郎杂碎 ā láng zá suì
方言。罗唆麻烦。阿滥 ā làn
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为鸟名。俗名告天鸟﹐其鸣声相续﹐有如告诉﹐至为动人﹐故以其声翻曲。阿兰 ā lán
无诤处、寂静处、林野。阿兰若 ā lán rě
无诤处、寂静处、林野。阿来来 ā lái lái
象声词。形容番人的发语声。阿赖耶 ā lài yē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谓能藏一切。阿赖耶识 ā lài yē shí
佛教名词。梵文音译。旧译“阿梨耶 识”、“阿剌耶识”、“无垢识”、“藏识”等阿赉姓 ā lài xìng
阿赉姓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阿赉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阿啦 ā lā
在上海话中,阿拉是我们的意思。阿拉来自于宁波方言。阿剌 ā là
象声词。呵叱声。阿剌姓 ā là xìng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阿儿剌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阿况 ā kuàng
方言。哥哥。阿旃陀石窟 ā zhān tuó shí kū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马库阿人 mǎ kù ā rén
一译“马夸人”。非洲东南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莫桑比克、马拉维、坦桑尼亚等国。约808万人(1985年)。讲马夸语。多信仰万物有灵,部分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发达。阿亚库乔战役 ā yà kù qiáo zhàn yì
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824年12月9日,在秘鲁阿亚库乔平原,玻利瓦尔的部将苏克雷率军与西班牙主力部队展开激战,西军虽然占有地形和兵力上的优势,但却遭到围歼。此役后,秘鲁全境解放。阿肯人 ā kěn rén
几内亚湾沿岸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加纳、科特迪瓦、多哥等国。约956万人(1985年)。讲尼日尔刚果语族诸语言。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农业,沿海地区以渔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