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院的词语
院判 yuàn pàn
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学院派 xué yuàn pài
从艺术领域角度,学院派是指符合传统标准,或合乎官方美术学院(ACADEMY)基本训练下的标准,通常被认为是保守的风格。院体派 yuàn tǐ pài
中国画的一个流派。南宋翰林图画院画家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人的绘画风格。赵﹑李﹑刘所作﹐多青绿巧赡﹔至马夏乃肆意水墨﹐披笔粗皴﹐而形成苍劲之风。明时以陈暹﹑周臣﹑唐寅﹑仇英等为此派画风的承继者。参见"院画"。欧洲法院 ōu zhōu fǎ yuàn
欧洲法院(英文版欧盟条约里正式名称:Court of Justice。一般为了辨识,会加个官方所无的形容词: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尼院 ní yuàn
尼庵。南院 nán yuàn
1.唐代官署名,属吏部,负责选拔人才。 2.指契丹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献纳院 xiàn nà yuàn
唐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庙院 miào yuàn
1.指名门望族世有官祭的宗祠。 2.寺院。梅花书院 méi huā shū yuàn
书院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明嘉靖中建,初名甘泉书院,又名崇雅书院,清雍正十二年改为梅花书院。美容院 měi róng yuàn
1.为人面部化妆的商业性服务机构。岳麓书院 yuè lù shū yuàn
岳,亦作“岳 ”。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白鹿洞书院 bái lù dòng shū yuàn
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畜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后任江州刺史时在旧居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南唐时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朱熹、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元代时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清末改为江西林业学堂。建国后逐步修整为白鹿洞书院文管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艺术学院 lǔ xùn yì shù xué yuàn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誊録院 téng lù yuàn
宋始置﹐明清沿之。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六院 liù yuàn
1.唐山南道之精兵。 2.宋官署名﹐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之合称。 3.院﹐指行院﹐歌妓集聚之地。明初南京妓院著名者有来宾﹑重译﹑轻烟﹑淡粉﹑梅妍﹑柳翠六院﹐后遂以为妓院的代称。 4.犹六宫。明清时后妃所居之地。皇宫之内廷﹐在三宫的两边﹐有东西六宫﹐东六宫是:斋宫﹑景仁宫﹑承干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西六宫是: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此即旧时民间流传所谓"六院"。另院 lìng yuàn
与他家分开的、独立的院子。东林书院 dōng lín shū yuàn
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原为宋杨时讲学之所,元废为僧舍。疗养院 liáo yǎng yuàn
(1) 提供物理治疗(如水疗,光疗),并配合饮食、体操等疗法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医疗机构 英 sanatorium;convalescent home; sanitarium; convalescent hospital粮料院 liáng liào yuàn
1.官署名。宋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两院 liǎng yuàn
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美国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两院制 liǎng yuàn zhì
指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设上、下两院的制度。最初产生于英国,后为其他国家广泛采用。参见“两院 ”。里院 lǐ yuàn
靠后面的院子。大理院 dà lǐ yuàn
清朝末年设立的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不服高等审判厅和地方审判厅判决的案件。北洋军阀政府沿用。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二》。院吏 yuàn lì
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丽正修书院 lì zhèng xiū shū yuàn
亦作“丽正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