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举的词语
言行举止 yán xíng jǔ zhǐ
《易·系辞上》 【读音】yán xíng jǔ zhǐ【释义】指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出处】《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 晋·陶潜《闲情赋》:“神仪妩媚,举止详妍。”《后汉书·冯异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示例】透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其素养如何。一举多得 yī jǔ duō dé
比喻一种举动同时兼收多利。一言一举 yī yán yī jǔ
每句话,每个行动。举止高雅 jǔ zhǐ gāo yǎ
举止:行动;举动。高雅:高尚雅致。举贤避亲 jǔ xián bì qīn
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者地区为官。内举不避亲 nèi jǔ bù bì qīn
指举荐身边有才能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形容办事公正无私。推贤举善 tuī xián jǔ shàn
唐·苏鹗《杜阳杂编》内举不避子 nèi jǔ bù bì zǐ
《韩非子·外储说》:“故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赵武所荐四十六人于其君,及武死,各就宾位,其无私德若此也。”举状 jǔ zhuàng
宋制,举主向朝廷推举人材时,为被荐举人所撰写的荐举书称为举状。举手 jǔ shǒu
1.其中一只手臂向上伸展。2.举手之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举起 jǔ qǐ
举,指举起、抬起。起,起来。往上托,往上伸。一一列举 yī yī liè jǔ
把某件事物都详细列出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nèi jǔ bù bì qīn wài jǔ bù bì yuàn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是一个出自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的著名成语,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nèi chēng bù bì qīn wài jǔ bù bì yuàn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意思是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wài jǔ bù bì chóu nèi jǔ bù bì zǐ
《吕氏春秋》 【词目】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读音】wài jǔ bù bì chóu,nèi jǔ bù bì zǐ【释义】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内部人时不回避自己的儿子。指推举人才时,秉持公正无私之心,不掺杂个人好恶。章举 zhāng jǔ
即章鱼。知举 zhī jǔ
'知贡举'的省称。正举 zhèng jǔ
先秦哲学用语。谓正确的举例或提法。征举 zhēng jǔ
征召举荐。制举 zhì jǔ
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自举 zì jǔ
自我推荐、自己举起、自我检举等,也可指计算机程序代码。中举 zhòng jǔ
(1) 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 例 《范进中举》 英 pass the imperial exam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old China知情不举 zhī qíng bù jǔ
情:情由,详情。举:揭发。了解情况而不检举揭发。以言举人 yǐ yán jǔ rén
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移举 yí jǔ
挪动而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