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伏的词语
伏谒 fú yè
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伏诛 fú zhū
(1) 被处死刑 英 be executed伏雨 fú yǔ
指连绵不断的雨。伏彦 fú yàn
指隐居的贤人。伏轼 fú shì
亦作'伏式'。 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庄子.渔父》:'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后多用以指乘车。伏卧 fú wò
(1) 趴着;卧倒 英 take a prone (2)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英 charge伏戎 fú róng
1.埋伏军队或刺客。 2.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伏伏腊腊 fú fú là là
极其顺服的样子。伏龟 fú guī
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为松树之精所化。伏历 fú lì
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历,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伏苓芝 fú líng zhī
唐代书法家李邕伪托的刻工名字。伏牺 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也作「伏羲」。伏日 fú rì
又称“伏天”。节令名称。始于每年7月中旬,止于8月中旬。伏日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月平均气温可达28~29°c,最高气温可达38~40°c。此时有些地区常发生伏旱。伏匿 fú nì
隐藏;躲藏。伏兔 fú tù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指织机上的部件。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伏食 fú shí
1.服食。指道家服食丹药。伏虎 fú hǔ
(1)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 例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英 yield tiger伏辜 fú gū
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语本《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伏藏 fú cáng
隐藏;潜藏。伏伏帖帖 fú fú tiē tiē
1.亦作"伏伏贴贴"。 2.心甘情愿;顺从。伏女 fú nǚ
指西汉经学家伏胜的女儿。曾奉父命传《尚书》于晁错。伏侍 fú shi
侍候,照料。 指用暴力对付、整治人。伏枕 fú zhěn
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 2.指卧病在床的人。伏流 fú liú
(1)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潜伏地下的水流 例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 ground stream伏灵 fú líng
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 2.彗星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