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克的词语
马克辛 mǎ kè xīn
亦作'马克辛'。[英Maxim gun ]一种后座式速射机关枪。马克沁 mǎ kè qìn
亦作'马克辛'。 [英Maximgun ]一种后座式速射机关枪。馬克思主義 mǎ kè sī zhǔ yì
马克思主义Mǎkèsīzhǔyì (1) 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追随者制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原则和政策;尤指由马克思创立或同马克思相联系的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包括劳动价值论、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决定人类活动和社会制度、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相信随着资本家阶级对工业的日益增大的集中控制和随之而来的阶级对抗的加剧和劳动者的苦难,将导致无产阶级以革命夺取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 英 Marxism李卜克内西 lǐ bǔ kè nèi xī
(1) (1826—1900) 即威廉·李卜克内西。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 英 liebknecht, Wilhelm见马克思 jiàn mǎ kè sī
(1) 死的委婉语(限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 例 我比老弟痴长五岁,河北沧州人氏,父亲一九六七年被‘造反派’赶去见马克思了;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哀哀而逝。——李栋《心心相印》 英 to see Marxism——die家克计 jiā kè jì
谓持家之道。奥克兰 ào kè lán
奥克兰区是新西兰十二个大区之一,面积, km ,人口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奥林匹克勋章 ào lín pǐ kè xūn zhāng
国际奥委会的一种奖励品。始于1974年。分金、银、铜质三种,分别授予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的国家领导人、体育界知名人士和运动员。但国际奥委会的现职成员不在授勋之列。奥林匹克日 ào lín pǐ kè rì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纪念日。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批准了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每年6月23日为“奥林匹克日”。这一天在全世界范围举行10公里的群众性长跑活动,参加者可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签名的证书和纪念品。奥林匹克旗 ào lín pǐ kè qí
国际奥委会会旗。白色无边,中央有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分别为蓝、黄、黑、绿、红。1914年第六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出现,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后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阿克莫拉 ā kè mò lā
哈萨克斯坦首都。人口约30万(1996年)。1994年议会通过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阿克莫拉的决议,1997年10月起正式成为新首都。铁路枢纽,哈萨克纵贯铁路和南西伯利亚铁路在此交会。地处北部工矿区中心,有农业机械、食品等工业。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克暴 kè bào
峻刻暴虐。克的 kè de
谓一语中的。克寿 kè shòu
谓能长寿。克杀 kè shā
扼杀。克落 kè luò
犹克扣。克核 kè hé
犹言限制;逼迫。克分子 kè fèn zǐ
(1) 以克计的化合物或元素的重量,其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化合物或元素的分子量 英 gram molecule克着 kè zhe
显着。克厌 kè yàn
能符合或满足。克家儿 kè jiā ér
亦称“克家子”。克贼 kè zéi
损伤。克责 kè zé
责备。克丝钳子 kè sī qián zi
克丝钳,克丝钳子kèsīqián,kèsī qiánzi (1) 电工常用的一种手工工具,钳柄上包有绝缘保护套,主要用来剪断导线或金属丝 英 combination pliers;cutting pliers克胜 kè shèng
1.刻忌好胜。 2.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