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兰的词语
兰皋 lán gāo
长兰草的涯岸。兰麝 lán shè
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兰言 lán yán
(1) 喻指心意相投的言论 例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系辞上》 英 heart-to-heart talk兰泽 lán zé
长兰草的沼泽。 用兰浸制的润发香油。兰艾 lán ài
兰草和艾草。兰草香、艾草臭,比喻良莠、善恶或贵贱:兰艾不分|兰艾同生|兰艾同焚。兰桡 lán náo
小舟的美称。兰成 lán chéng
北周庾信的小字。兰芝 lán zhī
兰草与灵芝。 比喻高雅的情趣。喻佳子弟。兰芽 lán yá
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兰苕 lán tiáo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很多,叶子丛生,条形,花有多种颜色,气味芳香,供观赏。兰亭 lán tíng
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3.见"兰亭春"。兰梦 lán mèng
《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穆公,名之曰兰。”后因以“兰梦”为得子的征兆。兰舟 lán zhōu
(1)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英 boat兰亭序 lán tíng xù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兰台 lán tái
1.战国楚 台名。故址传说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东。《文选·宋玉<风赋>序》:“楚襄王 游於 兰臺 之宫,宋玉、景差 侍。”李周翰 注:“兰臺,臺名。”唐 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楚国 兹故都,兰臺 有餘址。”2.汉 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祕书。”汉 焦赣《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藏兰臺,虽遭溃乱,独不逢灾。” 3.泛指宫廷藏书处。《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於旌鼓;兰臺石室之典,用尽於帷盖。” 4.指御史台。汉 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慧景 烧兰臺府署为战场。”胡三省 注:“兰臺,御史臺也。”元 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辩》:“盖御史有两丞,其一在兰臺,谓之中丞。”又 东汉 时 班固 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光武本纪》,故史官亦称“兰臺”。 5.唐 代指秘书省。唐 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臺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唐 李商隐《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臺类转蓬。”冯浩 笺注:“《旧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 初改为兰臺,光宅 时改为麟臺,神龙 时復为秘书省。” 6.相术家指鼻的左侧。《太清神鉴》卷二:“準头主富贵贫贱,百事吉凶……左为兰臺,右为廷尉。”《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天纲 谓 淹 曰:‘公兰臺成就,学堂宽博,必得亲纠察之官,以文藻见知。’”明 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天庭忒恁低,地阁那曾伟,準头偏,兰臺、廷尉俱亏……恐今生虎榜姓难题。” 7.道教指肝脏。《云笈七籤》卷十九:“经曰:‘肺为尚书,肝为兰臺,心为太尉公。’”兰花 lán huā
(1)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 英 Goering cymbidium;orchid兰芷 lán zhǐ
1.兰草与白芷。皆香草。兰若 lán ruò
[ lán ruò ]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 lán rě ] :〈名〉梵语音译词。指林中寂静处;佛寺。昆士兰 kūn shì lán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州。面积172万平方千米。人口293.9万(1991年)。首府布里斯班。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大自流盆地。热带气候。畜牧业发达。沿海盛产甘蔗等。有大堡礁等著名旅游地。空谷幽兰 kōng gǔ yōu lán
空谷:空旷的山谷。幽兰:即兰花,又称草兰。形容十分难得。常用以比喻人品高雅。可兰经 kě lán jīng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经典。“可兰”系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诵读”。奥克兰 ào kè lán
奥克兰区是新西兰十二个大区之一,面积, km ,人口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君子兰 jūn zǐ lán
(1) 一种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宽带形的叶子,伞形花序,开红黄色漏斗状花,肉质根 英 clivia革兰氏阴性菌 gé lán shì yīn xìng jūn
革兰氏阴性菌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革兰氏阳性菌 gé lán shì yáng xìng jūn
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细胞壁没有脂多糖成分,能与龙胆紫(或结晶紫)牢固结合。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破伤风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