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印的词语
两面印 liǎng miàn yìn
即穿带印。印章的一种。印的上下面都刻有印文,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印,盛行于汉代。烙印 lào yìn
(1) 烫在人、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多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英 brand (2) 用火烧铁在牲畜或器物上烫成痕迹;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例 历史又一次将这教训烙印在那些愿意正视事实的人们的心上 英 brand空印 kōng yìn
1.佛教语。地﹑水﹑火﹑风﹑空五大印相之一。以拇指作形﹐象征虚空﹐故称。开印 kāi yìn
(1) 开机印制 例 这书刚开印 英 begin to put…into print景印 jǐng yìn
影印。用照相或化学的方法制版印刷,多用于翻印书籍或图表等。金印 jīn yìn
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借指官职。 宋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 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节印 jié yìn
符节和印信。解印 jiě yìn
1.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脚印 jiǎo yìn
脚印,脚印儿jiǎoyìn,jiǎoyìnr (1) 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路,留下的事迹 英 step交印 jiāo yìn
交出官印,谓卸职。火印 huǒ yìn
1. 把烧热的铁器或铁质的图章烙在物体上而留下的标记。 英 a mark burned on bamboo or wooden articles; 2. 用烙铁烧出简单易识的图样以标明产品或质量或所有权的印记、烙印。 英 brand; 3. 在犯人身上用火烙的印记。火烙印 huǒ lào yìn
即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标记。黄封印 huáng fēng yìn
黄纸或黄绢所制的皇家封条。用于酒坛。龟印 guī yìn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汉·卫宏《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调印 diào yìn
1.调换印信。借指换文。石印 shí yìn
(1) 用石版印刷 英 lithography大印 dà yìn
(1) 图章(多指公章) 英 seal;stamp重印 chóng yìn
(1) 再次印刷 例 再版重印 英 reprint佛印 fó yìn
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秘印 mì yìn
佛教语。谓与佛心秘密相印契。相印法 xiāng yìn fǎ
古时观测印章篆文以占卜吉凶的方法。五印字 wǔ yìn zì
古印度文,即梵文。五印度 wǔ yìn dù
即印度。古印度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通印子鱼 tōng yìn zǐ yú
1.亦称"通应子鱼"。 2.即子鱼。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印经院 yìn jīng yuàn
印造佛经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