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反的词语
消去反应 xiāo qù fǎn yīng
有机化合物分子在适当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水、卤化氢、氢等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如溴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脱去溴化氢而生成丙烯的反应。西沙自卫反击战 xī shā zì wèi fǎn jī zhàn
词语解释⒈ 1974年1月,中国军民反击南越军队入侵西沙群岛的战斗。1956年4月,南越军队侵占中国领土西沙群岛的珊瑚岛后,于1974年1月17日和18日又侵占甘泉、金银等岛屿,19日继续向琛航、广金两岛发动进攻。中国海军在陆军及民兵的协同下予以反击,于20日收复被侵占的全部岛屿。相反数 xiāng fǎn shù
互成正负关系的相同数,如4为-4的相反数。相反相成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1) 指相反的事物也能互相促成,即有同一性 英 (of two things) be both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同语反覆 tóng yǔ fǎn fù
词语解释⒈ 用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的语词来下定义。是一种错误的定义。如将“报幕员”定义为“报幕的人员”之类。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 tōu jī bù zháofǎn shé yī bǎ mǐ
词语解释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 tōu jī bù zháo,fǎn shé yī bǎ mǐ ]⒈ 谓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引证解释⒈ 谓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引《说唐》第二四回:“罗成 叫 史大奈 取了珠灯,笑道:‘这个毛贼,正是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三反五反运动 sān fǎn wǔ fǎn yùn dòng
词语解释⒈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出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和《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随之开展的运动,简称三反运动。随着三反运动的深入,在国家机关、部队和国营企业等单位中一批严重的贪污盗窃案件被揭露的同时,又揭露出部分资产阶级违法的大量事实。195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在全国工商业者中开展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简称五反运动。2月上旬,在全国各大城市很快掀起了高潮,查出了一批情节严重的不法分子。根据“严肃与宽大相结合、改造与惩治相结合”的方针,对贪污分子和违法工商业者进行了定案处理工作。到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三反 sān fǎn
三个来回。 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 三度反叛。 多次往返。 指一九五一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时反 shí fǎn
1.谓天时转为对某人或某事有利。 2.即时返回。十反 shí fǎn
亦作“十返 ”。谓反复或往返多次。 十种反常现象。 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sì yī èr fǎn gé mìng zhèng biàn
词语解释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青红帮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雇佣武装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即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将纠察队缴械,致使纠察队员死百余人,伤二百余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人汪寿华被杜月笙骗去秘密杀害。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十万人举行罢工集会和游行。队伍行至宝山路时,遭蒋介石军队开枪屠杀,死百余人,伤无数。接着蒋介石又封闭上海总工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捕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内就有三百多人被杀,被捕和失踪数千人。这一事件是中国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缩聚反应 suō jù fǎn yīng
词语解释⒈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分子相互间发生缩合生成聚合物同时析出小分子副产物的反应。如甲醛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苯酚甲醛树脂,同时析出水分子。人穷反本 rén qióng fǎn běn
词语解释⒈ 指人在走投无路之时,呼叫天地、父母。亲极反疏 qīn jí fǎn shū
亲:亲近;极:顶端;疏:生疏。亲近到了极点反而显得很生疏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qī yī wǔ fǎn gé mìng zhèng biàn
词语解释⒈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加紧反革命活动。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反共清党”,公开背叛革命。随后,封闭工会、农会等革命团体,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起反 qǐ fǎn
造反。全反射 quán fǎn shè
又称全内反射,指 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内的现象。取代反应 qǔ dài fǎn yīng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是指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用通式表示为:R-L(反应基质)+A-B(进攻试剂)→R-A(取代产物)+L-B(离去基团)属于化学反应的一类。内反 nèi fǎn
1.从内部反叛。 2.谓内心反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néng dòng de gé mìng de fǎn yìng lùn
词语解释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可认识性的基础上,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直观的、消极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能动的飞跃。离子反应 lí zǐ fǎn yīng
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连反 lián fǎn
谓角力。林彪反革命集团 lín biāo fǎn gé mìng jí tuán
林彪反革命集团由林彪、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组成。可逆反应 kě nì fǎn yīng
一种化学反应。急兔反噬 jí tù fǎn shì
词语解释⒈ 噬:咬。比喻被逼走投无路的人会掉头采取反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