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哈的词语
哈密 hā mì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新疆东部天山南麓哈密盆地。市区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2万。是东疆最大城市和铁路、公路枢纽,是新疆煤炭基地之一,同时以哈密瓜闻名 英 Kumul;Hami哈萨克斯坦 hā sà kè sī tǎn
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 万平方千米。人口 万 年 ,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哈哈镜 hā hā jìng
(1) 能使物像产生变形奇异效果或幻像的各种光学装置中的任何一种 英 distorting mirror哈喇 hā la
(1) 口∶形容食用油类、油料作物果实或含油食品久置后味道怪异 例 这些花生米放哈喇了,扔了吧 英 rancid哈拉帕文化 hā lā pà wén huà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模宏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哈喇子 hā lá zi
(1) 口水 英 dribble (2) 由口中流出的唾液 英 drool哈欠 hā qian
(1) 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打哈欠时不自觉的张嘴深吸气,然后呼出 英 yawn哈哈 hā ha
[ hā ha ] :笑声。 [ hā hā ] :1.〈拟〉笑声。 2.〈叹〉表示得意或满意。哈密瓜 hā mì guā
(1) 产于新疆的一类优良甜瓜品种,味甜,果实大 英 Hami melon哥本哈根大学 gē běn hā gēn dà xué
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1479年创建于哥本哈根。设有神学、社会科学、医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五个学院。哥本哈根 gē běn hā gēn
丹麦首都,全国最大商港。人口 万 年 。是北欧最大城市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工业有造船、机器制造、食品等。有杰劳喷泉、趣伏里娱乐园等旅游胜地。海滨公园的美人鱼铜像,是城市象征。戈什哈 gē shí hā
满语。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噶哈 gà há
东北方言,语气词,相当于“干什么?”“什么事?”“怎么”。哈弗氏管 hā fú shì guǎn
骨分密质骨与松质骨。哈巴二峰 hà ba èr fēng
金子之花朵。努尔哈赤 nǔ ěr hā chì
(1) (1559—1626.9.30) 中国清王朝的创建者。满族。姓爱新觉罗。16世纪末统一建州女真各部。1601 年建立八旗制。1616 年称汗,建后金政权,年号天命。1618年开始进攻明朝,不断取得胜利。1625 年迁都沈阳,称为盛京。1626 年 2 月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时受伤,旋去世。清朝建立后追尊为太祖 英 Nurhachi哈林队四强 hā lín duì sì qiáng
本周五晚21:10,浙江卫视第四季《中国好声音》将迎来庾澄庆战队“哈林夏令营”导师考核。节目中哈林成“最无奈”主考导师,因为包括梦想导师林俊杰在内,四位非主考导师给出的建议屡屡呈现“二比二”平手的局面,肩负重压让“老顽童”哈林在录制中几度纠结,甚至落泪,忍不住抱怨其他导师:“你们可不可以不要一直二比二?”逗哈哈 dòu hā hā
(1) 〈方〉开玩笑 例 你这个人,真会逗哈哈 英 crack a joke点头哈腰 diǎn tóu hā yāo
(1) 形容逢迎讨好的丑态 例 见了面仍旧是点头哈腰,嘻皮笑脸 英 bow unctuously;bow and scrape哈笛斯 hā dí sī
哈迪斯是天王宙斯和海王波赛冬的哥哥,第二代主神克洛诺斯和瑞亚的长子。哈蒂 hā dì
ORX-007 哈蒂是在格利普斯战争期间由奥克兰NT研究所根据前吉恩军NT专用MA——MAN-03布劳·布罗开发的新型强化人用MA。“Hati”之名源于北欧神话中魔狼芬里尔其中一个儿子,在神话中他一直追赶装着月亮的马车,直到诸神的黄昏时将月亮吞下造成月食,同时也有“憎恨”的意思。低头哈腰 dī tóu hā yāo
谦卑恭顺貌。哈答 hā dá
1.亦作"哈荅"。 2.马虎;随便。 3.厮混。打哈哈 dǎ hā ha
(1) 出声地笑 英 laugh out loud (2) 取笑 例 别老拿他打哈哈 英 make fun;crack a joke (3) 随便对待,不用心 例 这事可不能打哈哈 英 careless (4) 打官腔,敷衍 例 多找他几次了,他总是跟我打哈哈 英 assume official airs in speech and action哈哒 hā dā
(1) 藏族、蒙古族人在迎送、馈赠、敬神以及日常交往礼节上使用的薄绢,分红、黄、蓝、绿、白等色。颜色和长短因受赠人地位不同而分。又叫“哈哒克”、“哈德”、“口嗒” 英 kha-btags;h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