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塔的词语
水塔 shuǐ tǎ
(1) 作为贮水池用的圆柱式封闭蓄水池 英 water tower生态金字塔 shēng tài jīn zì tǎ
把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有机体的能量、生物量和个体数量,按营养级顺序排列起来,表示变化状况的图形。因与金字塔形状相似,故名。常见的有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灯塔 dēng tǎ
1. 装有强光源,夜晚引导航海者的高塔。 英 lighthouse; beacon; 2. 比喻指引人们前进方向的事物。钻塔 zuàn tǎ
指大型钻探机的钢架。祖塔 zǔ tǎ
指佛塔。髭塔 zī tǎ
供奉佛须发之塔。砖塔 zhuān tǎ
1.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塔。用于供奉僧人的遗体遗骨。唐有《王居士砖塔铭》。转塔 zhuàn tǎ
(1) 机床上用枢轴转动的可以安装多种刀具的转塔式刀架,各刀具可迅速转到工作位置 英 turret枣塔 zǎo tǎ
枣制食品的一种。玉塔 yù tǎ
1.塔的美称。 2.喻冰柱。踊塔 yǒng tǎ
1.亦作"踊塔"。 2.佛教语。指多宝塔的涌现。据说古代东方宝净国有佛曰多宝如来,曾作大誓愿云,灭度之后,十方国有说《法华经》处,彼之塔庙必涌现其前,以为证明。见《法华经.见宝塔品》。遗塔 yí tǎ
古塔。伊本·巴图塔 yī běn bā tú tǎ
伊本·巴图塔(Ibn Battuta,1304~1368)伟大的穆斯林探险家、旅行家。 1304年出生在摩洛哥的北部城市丹吉尔。他曾在亚洲和非洲游历了30年。在1333年,德里苏丹委派他担任驻中国的大使。 学者伊本•犹札记录下了巴图塔的叙述,将其命名为《伊本·巴图塔游记》(拉丁化:RihlaibnBattuta)。1985年,该书由北京大学教授马金鹏译为中文出版。雁塔 yàn tǎ
1.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2.塔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称大雁塔。系唐高宗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唐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阳慈恩寺西浮图院也。沙门玄奘先起五层。永徽中﹐武后与王公舍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唐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唐韦﹑杜﹑裴﹑柳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小雁塔 xiǎo yàn tǎ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荐福寺内。建于唐·景龙年间,因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体型峻秀挺拔。塔原为十五层,经多次地震,塔顶震坍,现余十三层,通高43米。象牙之塔 xiàng yá zhī tǎ
原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话。后用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像塔 xiàng tǎ
佛像与佛塔。指寺庙。无量塔 wú liàng tǎ
1.佛教语。指阿育王塔。佛经说阿育王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曾为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布于各地,以推广佛教。通天塔 tōng tiān tǎ
自鸣钟的别名。因其形状似塔,故名。铁塔 tiě tǎ
(1) 用钢铁材料建成的高塔;铁色釉砖砌成的塔 英 iron tower;iron pagoda (2) 用来架设高压输电线的塔状铁架子 英 pylon;transmission tower题塔 tí tǎ
唐代故事,进士报捷,题名于慈恩寺塔。后即用以代指进士及第。跳塔 tiào tǎ
比喻手段高强,敢冒险。师塔 shī tǎ
即身塔。为僧人埋骨之所。身塔 shēn tǎ
1.僧塔。为僧人埋骨之所。有真身塔(肉身塔)﹑灰身塔(火化后以灰身立塔安葬)和舍利塔(仅取高僧火化后的舍利立塔供养)之别。山屹塔 shān yì tǎ
山屹塔,汉语词语,意思是小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