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掖的词语
不藏不掖 bù cáng bù yē
指毫无保留。左掖 zuǒ yè
1.宫城正门左边的小门。 2.唐时指门下省。 3.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参见"五军"。中掖 zhōng yè
泛指宫廷。鸳掖 yuān yè
指中书省。诱掖 yòu yè
(1) 引导扶植 例 诱掖青年 英 help右掖 yòu yè
1.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2.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引掖 yǐn yè
1.引导扶持。仙掖 xiān yè
唐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西掖 xī yè
1.宫阙西侧。 2.中书或中书省的别称。胡掖 hú yè
复姓。晋时鲜卑族秃发匹孤娶胡掖氏﹐其后人秃发乌孤据有河西﹐建南凉王朝。见《晋书.秃发乌孤载记》。纶掖 lún yè
1.犹纶阁。中书省的别称。中书省为草拟诏令之所,唐时称为右掖。凤掖 fèng yè
古代皇后或皇太子的宫室。摓掖 féng yè
1.宽袍大袖。指儒服。东掖 dōng yè
1.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 2.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提掖 tí yè
(1) 提拔;扶持 英 promote and support曾掖 zēng yè
犹深宫。指掖庭。藏掖 cáng yē
1.怕人知道或看见而竭力掩藏。 2.遮掩住的弊端。藏着掖着 cáng zhe yē zhe
怕别人知道或者看见而竭力掩藏。张掖市 zhāng yè shì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兰新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8年始设市。人口44.92万(1995年)。为河西走廊粮、棉和青海省部分畜产品集散中心,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有大佛寺、木塔、钟鼓楼、黑水国汉墓群等名胜古迹。诱掖后进 yòu yè hòu jìn
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掖门 yè mén
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星名。在太微垣。掖垣 yè yuán
1.宫殿的围墙。 2.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在禁中左、右两掖,称为「掖垣」。掖藏 yè cáng
收藏。掖县 yè xiàn
(1) 县名,在山东 英 Yexian掖进 yè jìn
1.扶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