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斧的词语
郢人运斧 yǐng rén yùn fǔ
《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后因以'郢人运斧'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郢人斤斧 yǐng rén jīn fǔ
《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后因以'郢人斤斧'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仪锽斧 yí huáng fǔ
指用为仪仗的斧钺。偃斧 yǎn fǔ
仰斧。指堆土为坟,坟顶窄狭如仰斧形状。寻斧 xún fǔ
用斧。宣花斧 xuān huā fǔ
古兵器名。绣斧 xiù fǔ
汉武帝天汉二年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持节,至各地巡捕群盗。见《汉书.武帝纪》。后遂以"绣斧"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萧斧 xiāo fǔ
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说文.艹部》"萧,艾蒿也。从艹,肃声"清段玉裁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钺用于刑罚,故取严肃之义。汉刘向《说苑.善说》:"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唐孔颖达《序》:"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文》词:"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彗扫,萧斧銼春葱。"清吴伟业《退谷歌》:"武陵洞口闻野哭,萧斧斫尽桃花林。"一说萧斧即越斧,见《文选.左思》李周翰注。一说萧斧即芟艾之斧,见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艹部.萧》。鈯斧 tú fǔ
不锋利的斧头。投斧 tóu fǔ
《北堂书钞》卷九七引《庐江七贤传》:"文党,字翁仲,未学之时,与人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挂。'仰而投之,斧果上挂,因之长安受经。"后以"投斧"为立志求学之典。螳斧 táng fǔ
1.亦作"螗斧"。 2.螳螂的前足如镰刀状﹐因谓之螳斧。亦比喻脆弱的武装。堂斧 táng fǔ
指坟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宽上狭长形者。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郑玄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杀,刃上而长……孔子以为刃上难登,狭又易为功。”太平斧 tài píng fǔ
消防用的斧头。手斧 shǒu fǔ
(1) 史前时期的石斧状工具,通常用石制成,一面扁平,另一面弯曲,其切削缘似石斧 英 hand-adz (2) 见“锛子” 英 adz椹斧 zhēn fǔ
1.砧和斧。古代杀人之具。神工鬼斧 shén gōng guǐ fǔ
(1) 形容技术精巧,不像人工做成的。亦作“鬼斧神工”。 英 uncanny workmanship桑斧 sāng fǔ
用桑木做柄的斧头。丧斧 sàng fǔ
《易.巽》:"丧其资斧。"高亨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后以"丧斧"谓失去行旅之费。窃斧 qiè fǔ
1.亦作"窃斧"。 2.《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后以为目随心乱的典故。 3.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樵斧 qiáo fǔ
柴斧。破斧 pò fǔ
《诗•豳风》篇名。赞美周公平定管、蔡、商、奄四国的叛乱,伐罪救民。 夏后氏·孔甲所作歌名。劈正斧 pī zhèng fǔ
元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兵器。取"正人不正"之意。霹雳斧 pī lì fǔ
传说中雷神打雷所用石斧。木斧 mù fǔ
谓斫木用的斧头。眉斧 méi fǔ
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后因以"眉斧"喻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