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柯的词语
改柯易节 gǎi kē yì jié
指枝叶凋败。比喻人品蜕变。同“改柯易叶”改柯易叶 gǎi kē yì yè
谓枝叶凋败。比喻人品蜕变。柯斧 kē fǔ
装柄之斧。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柯斧”喻媒妁。 《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毫毛斧柯 háo máo fǔ kē
毫毛斧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o máo fǔ kē。烂斧柯 làn fǔ kē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斧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谓荒诞不可信。 作听琴的典故。 指烂斧柯山。 借指下棋。斧柯 fǔ kē
斧柄。 喻指权柄。 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山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風柯 fēng kē
风中的树枝。丰柯 fēng kē
茂盛的大树。执柯作伐 zhí kē zuò fá
为人作媒。伐柯人 fá kē rén
指媒人。伐柯 fá kē
(1) 比喻遵循一定的原则 英 follow a principle (2) 指做媒 英 matchmaker柯尔克孜族 kē ěr kè zī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于新疆各地和黑龙江省·富裕县。主要信伊斯兰教。人口约114,000人。典柯 diǎn kē
典章法令。柯笛 kē dí
见“柯亭笛 ”。柯亭笛 kē tíng dí
传为汉·蔡邕用柯亭竹所制的笛子。后泛指美笛。也比喻良才。柯西不等式 kē xī bù děng shì
柯西不等式是由大数学家柯西(Cauchy)在研究数学分析中的“流数”问题时得到的。持柯 chí kē
做媒。赪柯 chēng kē
1.亦作"頳柯"。 2.红色的枝条。操柯 cāo kē
喻执法。操斧伐柯 cāo fǔ fá kē
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朱熹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并柯 bìng kē
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并连在一起。横柯上蔽 héng kē shàng bì
横斜的树枝可以遮住阳光,有时也可说成 横柯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