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案的词语
诗案 shī àn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台诗案"。绳案 shéng àn
1.亦作"绳案"。 2.约束制裁。审案 shěn àn
审理案件。信任案 xìn rèn àn
议会制国家中,政府要求议会对其表示信任而提出的议案。如获得通过,议会就得接受政府的方针政策;如遭到否决,政府就要辞职,或者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的议会来决定政府的去留。三榜定案 sān bǎng dìng àn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三案 sān àn
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三头对案 sān tóu duì àn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三一八惨案 sān yī bā cǎn àn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奉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英·美·法·意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段琪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三曹对案 sān cáo duì àn
审案时,原告、被告与证人三方同时到场,进行对质。阮生据案 ruǎn shēng jù àn
语出《晋书.阮籍传》﹕"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后因以"阮生据案"为才思敏捷之典。肉案 ròu àn
(1) 〈方〉卖肉的台案。也说“肉案子” 英 butcher shop穷案 qióng àn
1.彻底查究。青玉案 qīng yù àn
词牌名。取义于东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句。双调,六十六字,押仄声韵。琴案 qín àn
1.琴几。钦案 qīn àn
奉旨办理的案件。窃案 qiè àn
(1) 盗窃案件 英 a case of pilferage乔公案 qiáo gōng àn
虚伪的事。欹案 qī àn
1.即懒架。读书时用来托书的架。南朝梁刘孝绰《<昭明太子集>》:"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元陆友《研北杂志》卷下:"曹公作欹案﹐卧视书﹐周美成又谓之倚书床。"一说为卧具的一种﹐如今之躺椅。参见"欹床"。 2.斜靠床椅。 3.谓披览。起案 qǐ àn
1.确立界限。破案 pò àn
(1) 侦破案件 例 限期破案 英 solve a case (2) 破旧的几案 英 old and shabby table判案 pàn àn
(1) 判决案件 英 decide a case (2) 谓政府官员批阅公文 英 peruse盘案 pán àn
盛祭物的木盘及放置祭品盘的几案。亦指代祭品。拍案 pāi àn
(1) 拍击桌面,表示非常惊异,赞叹或愤慨等 例 拍案叫绝 英 strike the table逆案 nì àn
1.指叛逆的案件。 2.特指明末魏忠贤阉党案。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政治极端腐败,屡兴大狱,杀戮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即位,责令魏忠贤自杀。崇祯二年(1629年)又发布诏书,定逆案,将党附魏忠贤诸人,分为六等;重者处死,轻者终身不用。南明弘光时,马士英﹑阮大铖当国,重翻此案,并打击东林党人以事报复。疑案 yí àn
(1) 真相不明,证据不足,一时难以判决的案子 英 doubtful (or disputed)case (2) 真相不明之事件 英 open question;mys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