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民的词语
民田 mín tián
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与官田对称。误国殄民 wù guó tiǎn mín
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人民大会堂 rén mín dà huì tá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1959年落成。内由万人大会场、五千人宴会大厅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等三大部分组成。生民涂炭 shēng mín tú tàn
犹言生灵涂炭。万民涂炭 wàn mín tú tàn
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民生涂炭 mín shēng tú tàn
义同“生灵涂炭 ”。涂炭生民 tú tàn shēng mín
涂:泥沼;炭:炭火;生民: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贪民 tān mín
1.贪婪的人。国安民泰 guó ān mín tài
治国安民 zhìguó-ānmín 治理内政、外交,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和平安定地生活民安国泰 mín ān guó tài
人民安乐﹐国家太平。平民习艺所 píng mín xí yì suǒ
又称"贫民习艺所"。清末各省﹑县官办的手工业工场。收容无业贫民和部分罪犯从事纺织﹑制鞋﹑印刷﹑编制藤柳器具等劳动。辛亥革命后,平民习艺所成为各地官办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抗日战争后已不再存在。民所 mín suǒ
犹民间。随民户 suí mín hù
1.指失去户籍的流民户。民俗學 mín sú xué
以民间风俗、传说、口头文学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民讼 mín sòng
民众的诉讼事宜。民事诉讼 mín shì sù sòng
民事争讼的一方向法院提出告诉和请求,法院通过审理依法解决争讼,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活动。民事诉讼法 mín shì sù sòng fǎ
规定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中国于1991年制订民事诉讼法,内容包括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诉讼费用,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等。斯民 sī mín
指老百姓。民不畏死 mín bù wèi sǐ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四民 sì mín
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黍民 shǔ mín
指蚊蚋。束杖理民 shù zhàng lǐ mín
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民输 mín shū
人民缴纳赋税。民庶 mín shù
庶民﹐百姓。庶民同罪 shù mín tóng zuì
表示王公贵族所犯的罪行的处罚应该和庶民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