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牲的词语
三牲 sān shēng
(1) 古时祭祀用的供品,分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鸡、鸭、鱼)两种 英 the sacrifice (pigs,sheep and cows)人牲 rén shēng
奴隶制社会把奴隶作为祭祀品,称'人牲'。牛牲 niú shēng
作为祭品的牛。面牲 miàn shēng
1.亦作"面牲"。 2.用面粉制成的牛羊等祭品。马牲 mǎ shēng
指用作牺牲的马。六牲 liù shēng
1.即六畜:马﹑牛﹑羊﹑豕﹑犬﹑鸡。《周礼.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共祭祀之牲牷。"郑玄注:"六牲﹐谓牛马羊豕犬鸡。"又《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郑玄注:"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上》:"此六牲与《牧人》不同。《牧人》之六牲谓马牛羊豕犬鸡﹐此六牲则牛羊豕犬雁鱼也。盖膳夫之饮食膳羞﹐与《食医》之六食﹑六膳﹑百羞相应。"可备一说。黄牲 huáng shēng
供祭祀用的黄毛家畜。二牲 èr shēng
小羊和雁。大牲 dà shēng
供祭祀用的牛。打牲 dǎ shēng
清代对嫩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一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赫哲诸渔猎民族的总称。由满语"布特哈"(意为"虞猎")引申而来。康熙中于其地设布特哈总管治理之,吉林有"打牲乌拉总管"。畜牲 chù sheng
1.指牛﹑马﹑羊﹑鸡﹑狗﹑猪等六畜。禽兽的通称。也作「畜生」。 2.詈词。谓行同禽兽的人,是个带侮辱性的贬义词语。牺牲精神 xī shēng jīng shén
牺牲精神亦称“献身精神”。牺牲品 xī shēng pǐn
指成为牺牲对象的人或物:这对青年成了包办婚姻的~。牺牲节 xī shēng jié
宰牲节。宰牲节 zǎi shēng jié
(1) 伊斯兰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这一天要宰杀牲畜献礼。也叫“古尔邦节” 英 Corban万牲园 wàn shēng yuán
园名。在北京西直门外,原为皇家的三贝子花园,1906年改建为"万牲园",园内有动物供人参观,解放后,改为北京动物园。大牲畜 dà shēng chù
1.亦作"大家畜"。 2.体型较大﹐须饲养2-3年以上才发育成熟的牲畜。如马﹑牛﹑驴﹑骡﹑骆驼等。牲性 shēng xìng
形容词,东北方言,形容一个人的血性如野兽一般。牲酒 shēng jiǔ
1.犹牲醴。牲俎 shēng zǔ
祭祀时盛牲的礼器。牲事 shēng shì
1.古代祭祀中有关准备牺牲的事。牲石 shēng shí
1.亦称"牲石"。 2.古时宫﹑庙前用以拴系祭牲的竖石。后泛指纪功德的刻石。牲用 shēng yòng
1.犹牺牲。牲腥 shēng xīng
1.即牲饩。牲头 shēng tóu
祭祀用的牲畜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