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祖的词语
祖效 zǔ xiào
1.仿效,效法。报效祖国 bào xiào zǔ guó
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情。祖像 zǔ xiàng
(1) 毛利人代表祖宗的雕像,它通常或者是大的而由木头做的,或者是由绿岩做的小而常有垂饰的 英 tiki汤显祖 tāng xiǎn zǔ
(1) (1550—1616) 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号若士。临川(今属江西)人,所居曰玉茗堂。著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诗文《玉茗堂四梦》、《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牍》、《赋》、《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小说《续虞初新志》 英 Tang Xianzu显祖扬宗 xiǎn zǔ yáng zōng
谓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 亦作:显祖荣宗显祖扬名 xiǎn zǔ yáng míng
谓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显祖荣宗 xiǎn zǔ róng zōng
见“显祖扬宗 ”。显祖 xiǎn zǔ
旧时对祖先的美称。宪祖 xiàn zǔ
1.谓遵循祖宗成法。先祖 xiān zǔ
(1) 称已故的祖父;祖先 英 deceased grandfather;ancestry祖袭 zǔ xí
效法,因袭。祖习 zǔ xí
1.宗奉学习。 2.指传统的习俗。南五祖 nán wǔ zǔ
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师,即北宋张用成(号紫阳)﹑石泰(号杏林)﹑南宋薛道光(号紫贤)﹑陈楠(号翠虚)和白玉蟾(号海琼子),与道教全真道的创立者北五祖相对而称。参阅明王圻《续文献通考》。自我作祖 zì wǒ zuò zǔ
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祖翁 zǔ wēng
1.祖父。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1)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没有回答好周天子的提问而被周天子讽刺为“数典而忘其祖”。后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英 give all the historical facts except those about one's own ancestors;forget one's ancestors and ancestral tradition祖莹偷读 zǔ yíng tōu dú
祖莹夜以继日勤奋读书的事例,说明了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祖统 zǔ tǒng
1.先祖的垂统;遗业。 2.指一姓嫡传统系。祖庭 zǔ tíng
1,。语出《礼记.檀弓上》:"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后用"祖庭"犹言祖奠,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2.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 3.祖师。 4.祖屋,家族的旧居。 5.祖父。祖帖 zǔ tiē
1.最早的法帖。多指《淳化阁帖》。淳化三年,宋太宗出秘阁所藏历代法书,命侍书学士编次,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古人法书赖此以传。自此刻帖盛行,故历来称《淳化阁帖》为"法帖之祖"。不祧之祖 bù tiāo zhī zǔ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一般指创业之祖。常用以比喻创立某种事业永远受到尊崇的人。 亦作:不祧之宗不挑之祖 bù tiāo zhī zǔ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有忝祖德 yǒu tiǎn zǔ dé
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唐高祖 táng gāo zǔ
唐高祖(566-635)即“李渊”。唐朝建立者。字叔德。袭唐国公爵。公元617年任太原留守。乘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土崩瓦解之机起兵,攻取长安,立炀帝孙杨侑为帝。次年又逼杨侑让位,建立唐朝。626年玄武门之变后传位次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泰祖 tài zǔ
即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