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藏的词语
大藏经 dà zàng jīng
佛教经典的总称。内容分经 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和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的说教 、律 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仪规 、论 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 三藏,包括印度、中国等国的佛教著述在内。有汉、藏、蒙、满、西夏、日和巴利文等多种文本。藏畜 cáng chù
1.亦作"藏畜"。 2.收藏;蓄存。 3.隐藏。 4.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藏行 cáng xíng
1.亦作"藏幸"。 2.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藏戏 zàng xì
(1) 藏族的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地区 英 Zang opera藏埋 cáng mái
埋葬。藏盖 cáng gài
储藏。藏否 cáng fǒu
品评。谩藏 màn cáng
1.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谩﹐通"漫"。藏识 cáng shí
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亢藏 kàng cáng
刚直孤僻。佛藏 fó zàng
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匮藏 guì cáng
用柜子珍藏。西藏自治区 xī zàng zì zhì qū
简称“藏”。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5万,是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居民以藏族为主体。1965年建立自治区。首府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雅鲁藏布江横贯南部。河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水能、太阳能充沛,地热能居全国首位。中国主要牧区,盛产绵羊,牦牛为特有牲畜。藏东南是重要林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等。龟藏 guī cáng
将占卜所用龟甲珍藏起来。 见“龟藏六 ”。左藏 zuǒ cáng
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晋有左右藏令,属少府。北齐﹑隋属太府寺。唐代左藏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宋初诸州贡赋均输左藏。南宋又设左藏南库。元代禁中左藏掌收支常课和买纱罗布绢等物。藏族 zàng zú
(名)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藏踪 cáng zōng
(1) 隐藏行动踪迹 英 hide资藏 zī cáng
储藏的财物。赀藏 zī cáng
储藏的财物。赀,通"资"。捉迷藏 zhuō mí cáng
(1) 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英 hide-and-seek (2) 说话兜圈子,让人难以捉摸 英 be tricky and evasive藏巧守拙 cáng qiǎo shǒu zhuō
藏巧守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g qiǎo shǒu zhuō。藏拙 cáng zhuō
(动)自认笨拙,不愿把自己的意见或技能让别人知道:~不语。贮藏 zhù cáng
(动)储藏。驻藏大臣 zhù cáng dà chén
驻藏大臣(藏文:བོད་བཞུགས་ཨམ་བན):特指中国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由非定制式留守大臣演变而来。藏舟 cáng zhōu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王先谦集解:"舟可负,山可移。宣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