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讬的词语
讬寐 tuō mèi
假寐,装睡。讬贸 tuō mào
交付出售。买讬 mǎi tuō
谓出钱请托。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差拘》:“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讬虑 tuō lǜ
寄托意念。旅讬 lǚ tuō
犹旅居。讬逻 tuō luó
伪装的逻卒。讬物连类 tuō wù lián lèi
谓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讬物引类 tuō wù yǐn lèi
谓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讬赖 tuō lài
依靠,依赖。款讬 kuǎn tuō
诚意结交。靠讬 kào tuō
亦作“靠托 ”。依靠,依托。讬咎 tuō jiù
犹归咎;委罪。讬戒 tuō jiè
嘱托、告诫。结讬 jié tuō
亦作“结托 ”。结交依托。矫讬 jiǎo tuō
假托;诈称。假讬 jiǎ tuō
1.亦作“假托 ”。 虚拟;虚构。 晋袁宏 《后汉纪·光武纪》:“ 子房 玄筭, 高祖 之蓍龟也。始者相得,非 子房 不谋也。海内既安,杜门不出,假託神仙,仅乃获免。”《隋书·艺术传序》:“或变乱阴阳,曲成君欲;或假託神怪,荧惑民心。”《朱子语类》卷六五:“《易》则未曾有此事,先假託都説在这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记载之书,中间儘多遇神遇鬼的,说得的的确确,难道尽是假托出来不成?” 郭沫若 《甲申三百年祭》:“这些议论是不是稗官小说的作者所假托的,不得而知。”讬寄 tuō jì
1.付托。2.指所受付托。 3.谓寄托情意。 4.委托寄送。讬孤寄命 tuō gū jì mìng
《论语·泰伯》:“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讬六尺之孤者,谓可委讬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讬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寄讬 jì tuō
1.亦作“寄托”。依托,安身。 2.托付,委托。 3.艺术作品中的寄情托兴。语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诗有寄託便佳。”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有寄託,有寄託则表面相宣,斐然成章。” 4.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讬骥 tuō jì
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讬骥之蝇 tuō jì zhī yíng
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贿讬 huì tuō
行贿请托。烘云讬月 hōng yún tuō yuè
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同“烘云托月”。讬翰 tuō hàn
寓情文墨。诡讬 guǐ tuō
亦作“诡托 ”。谓假借名义。《晋书·艺术传序》:“然而诡託近於妖妄,迂诞难可根源,法术纷以多端,变态谅非一绪,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明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辨<天禄阁外史>》:“《天禄阁外史》,乃近年 崑山王逢年 所诡託者, 逢年 特一有笔性浪子耳。”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例如 两浙 地主所使用的方法,把自己的田产诡托亲邻佃仆名下,叫作‘铁脚诡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