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诸的词语
扁诸 biǎn zhū
1.剑名。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阖闾冢……铜椁三重,坟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阖闾以'鱼肠'为不祥之物,函封不用,筑冶城于牛首山,铸剑数千,号曰'扁诸'。"一说"扁诸"当作"偏诸",谓剑饰,非剑名。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纟部》"绦"﹑朱起凤《辞通.六鱼》"偏诸"条。贲诸 bēn zhū
古代勇士孟贲和专诸的并称。时处诸缘 shí chǔ zhū yuán
随时随处。见诸报端 jiàn zhū bào duān
极其显而易见,视为重点。居诸不息 jū zhū bù xī
时光流逝。公诸于众 gōng zhū yú zhòng
公诸于世 gōngzhūyúshì 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必须把这件事公诸于世也说“公诸于众”。放诸四夷 fàng zhū sì yí
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形诸词色 xíng zhū cí sè
在言语神情上都表现出来。有量诸相 yǒu liàng zhū xiāng
佛教术语,凡实体为绝待,故为无彼此之限量者,然有为之事相,则必不得无彼此之限量,此谓之有量诸相。即世间一切之事物,尽有限量,故是一事相,而非实体,体者,一味平等无限绝待也。百家诸子 bǎi jiā zhū zǐ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中妇诸子 zhōng fù zhū zǐ
古代掌教宫女之官。一切诸佛 yī qiè zhū fó
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形诸笔墨 xíng zhū bǐ mò
形:描写;诸:“之于”的合音。用笔墨把它写出来。无诸台 wú zhū tái
古台名。在今福州市内于山上。汉闽越王无诸尝于重九日登此台行宴。望诸君 wàng zhū jūn
1.战国时乐毅的封号。诸神 zhū shén
众神灵。诸国 zhū guó
早在夏代,今山东省诸城市境内就建立了氏族方国,初为姒姓国,到春秋时改为彭姓统治,成为诸国。诸元 zhū yuán
为命中目标,射击时须装定于武器上的各种数据。诸事圆满 zhū shì yuán mǎn
指各种事都完善了。诸事不顺 zhū shì bù shùn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诸多不便 zhū duō bù biàn
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诸法实相 zhū fǎ shí xiàng
指各种现象的真实面目。诸多不顺 zhū duō bù shùn
指很多事都不顺利。诸善奉行 zhū shàn fèng xíng
《大般涅盘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劝君诸善奉行,但是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读音为zhū shàn fèng xíng,汉语词语,释义为佛教语,劝人多行善事。诸法空相 zhū fǎ kōng xiāng
空相:众生听佛说空,又执著于空,佛又说空也不可得,因而说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实相之法。众生听佛如是说之后,又执著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实相之法,佛又慈悲众生说中道亦不可得。如是不断破除众生对一切诸法的执著,令大地一切众生,得证无上究竟菩提,是名毕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