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道的词语
蛇钻的窟窿蛇知道 shé zuàn de kū lóng shé zhī dào
词语解释蛇钻的窟窿蛇知道[ shé zuàn de kū lóng shé zhī dào ]⒈ 见“蛇钻窟洞蛇知道”。引证解释⒈ 见“蛇钻窟洞蛇知道”。蛇钻窟洞蛇知道 shé zuàn kū dòng shé zhī dào
1.比喻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明白。三道头 sān dào tóu
指旧上海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制服臂章上有三条横的标记,故称。三恶道 sān è dào
佛教谓六道轮回中作恶业者受生的三个去处。即:造上品十恶业者堕入的地狱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入的饿鬼道;造下品十恶业者堕入的畜生道。三言之道 sān yán zhī dào
三句为政之道。圣哥达隧道 shèng gē dá suì dào
词语解释⒈ 世界著名隧道。在瑞士南部阿尔卑斯山脉中。山口海拔2122米,为中、南欧交通要道。铁路隧道在海拔1100米处,长14.9千米,建于1872-1882年。1968-1980年又修建了长16.3千米的公路隧道。诗道 shī dào
1.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 2.谓作诗之事。树道 shù dào
建立道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词语解释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原指景物美而多,令人目不暇接。后用以喻事物繁多,应付不及。引证解释⒈ 原指景物美而多,令人目不暇接。后用以喻事物繁多,应付不及。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 云:‘从 山阴 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主义之教育》:“此读 支那 之歷史,凡野蛮破坏之事业,几有 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之观。”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 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商业道德 shāng yè dào dé
商业道德是指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具体商业情景和商业活动中的应用。十道 shí dào
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 十个行政区域。 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十个行政区域。十二道 shí èr dào
唐·武德初,关中之地分为十二道。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shè huì zhǔ yì rén dào zhǔ yì
词语解释⒈ 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它要求社会对个人及人们相互之间关心和同情,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是对以往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精神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 shè huì zhǔ yì dào dé
词语解释⒈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人民发扬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并提倡为了人民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识道 shí dào
1.识知圣道。 2.识途。神道教 shén dào jiào
神道教简称神道(Shinto),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分为大和神道和琉球神道。神道 shén dào
[ shén dào ] : 1.精神旺盛。2.言谈举止异乎寻常。 [ shén dao ] : 1.民间指鬼神祸福的迷信说法 2.墓道。神眉鬼道 shén méi guǐ dào
形容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生道 shēng dào
使民生存之道。 生长在道路上。疏道 shū dào
1.见"疏导"。水道 shuǐ dào
(1) 水流的通道,包括沟渠、江河等 英 watercourse (2) 水路 例 打水道去的广州 英 waterway;water route师道 shī dào
1.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 2.为师之道。 3.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诗以道志 shī yǐ dào zhì
成语,释义为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出自《庄子·天下》。十善道 shí shàn dào
即十善。食道 shí dào
(1) 食管 英 esopha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