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陶的词语
薰陶 xūn táo
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陶穴 táo xué
1.古代凿地而成的土室。 2.指墓穴。宣陶 xuān táo
抒发陶写。陶煦 táo xù
和乐貌。陶墟 táo xū
传说中舜烧制陶器的地方。雄陶 xióng táo
1.传说中的舜的七友之一。一说﹐五友之一。达尔陶姓 dá ěr táo xìng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末期达斡尔族达尔陶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陶欣 táo xīn
快乐欣喜。陶谢 táo xiè
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潜﹑谢灵运的并称。陶善写田园诗﹐谢长于山水诗﹐两人都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丝竹陶写 sī zhú táo xiě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陶写 táo xiě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自我陶醉 zì wǒ táo zuì
形容盲目地自我欣赏。陶朱翁 táo zhū wēng
1.即陶朱公。陶纹 táo wén
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印纹陶 yìn wén táo
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印纹陶文化 yìn wén táo wén huà
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温陶 wēn táo
晋温峤﹑陶侃的并称。晋成帝时,二人以协同平息苏峻叛乱而齐名。陶韦 táo wéi
1.晋代诗人陶潜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并称。 2.制陶和制革。泛指从事手工劳动。陶卫 táo wèi
魏冉和商鞅的并称。魏冉﹐战国秦大臣﹐曾封于陶邑﹐富埒王室﹔商鞅﹐战国时卫人﹐亦称卫鞅﹐秦孝公采用其变法主张﹐秦国因之富强。立陶宛 lì táo wǎn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语: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陶宛 táo wǎn
陶朱公范蠡和宛地孔氏的并称。孔氏以冶铸致富。立陶宛人 lì táo wǎn rén
立陶宛人(立陶宛语:Lietuvis;俄语Литовцы;英语:Lithuanians),立陶宛的主体民族,又指具有立陶宛国籍的人。陶瓦 táo wǎ
1.用陶土烧成的瓦器。 2.烧制屋瓦。丁陶鼍鼓 dīng táo tuó gǔ
鼍鼓发掘于华夏文明起源的襄汾县陶寺遗址,距今有430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鼓”,它是几千年来鼓乐发展的基石。陶駼 táo tú
即騊駼。状似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