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马的词语
马头 mǎ tóu
马的头。 船只停泊处。即码头。 指商业城市;都会。 马夫头目。旧时迎神赛会,让孩子们装扮着戏里的角色,骑马游行,叫'马头'。马会 mǎ huì
赛马协会。马赛 mǎ sài
词语解释⒈ 法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人口连郊区107.3万(1982年)。法国南部工业及商业、文化、交通中心。全国40%的石油加工工业集中于此。港口货运发达,年吞吐量1亿吨左右。旅游业兴盛,多教堂和希腊时代的城堡遗址。马超 mǎ chāo
词语解释⒈ 三国蜀汉大将。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马腾为东汉末割据凉州的军阀。马腾死后领其部属。公元211年攻曹操,在潼关被打败,退据凉州。后被杨阜等驱逐,率兵依附张鲁,继归刘备。蜀汉建立后任骠骑将军。马刀 mǎ dāo
(1) 骑兵作战用的略弯的长刀 英 sabre;saber马文 mǎ wén
1.指马的毛色。 2.指晋文帝司马昭。马步 mǎ bù
(1) 像马步似的芭蕾舞步 英 pas de cheval马脚 mǎ jiǎo
(1) 比喻破绽或隐私 例 露出马脚 英 cloven hoof;sth.that gives the game away马利 mǎ lì
犹麻利。快速。马夫 mǎ fū
(1) 喂养马的人 英 horsekeeper;groom;buggy driver (2) 中国旧称养马的孩子或马童 英 mafoo马道 mǎ dào
通车马的大路。 指校场或城墙上跑马的路。 指宫中允许上马的地方。马后 mǎ hòu
戏曲术语。同"马前"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增加唱词﹑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长演出时间。老马 lǎo mǎ
喻指阅历经验丰富者金马 jīn mǎ
1.金制的马匹。 2.指金马门。 3.指汉代国家藏书之所。 4.指朝廷或帝都。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6.我国福建省沿海金门﹑马祖两岛的并称。海马 hǎi mǎ
①又称“龙落子”。鱼纲,海龙科。头部弯曲,与躯干成直角,身体被角质环所包裹,很像披甲的战马,故名。行动缓慢,以浮游甲壳类为食。中国沿海都有,可用作中药。②哺乳纲,鳍足目,海马科。头圆,嘴阔。上犬齿长而发达,犹如象牙,用来掘食贝类和抵御敌害。常成群栖息在浮冰或海岸附近。肉和脂肪可食用,牙是雕刻材料。儿马 ér mǎ
(1) 与骒马相对的公马 英 stallion駃马 kuài mǎ
快马;骏马。鞘马子 qiào mǎ zǐ
装银钱的木筒。马革 mǎ gé
(1) 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英 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death under shield;die on the battlefield露马脚 lòu mǎ jiǎo
(1) 喻真相败露 例 不知怎么就露马脚了 英 be betrayed a slip;divulge a secret;give oneself away蹓马 liū mǎ
1.谓牵着马慢慢地走,让马解除疲劳或减轻病势。马踏飞燕 mǎ tà fēi yàn
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马訾水 mǎ zī shuǐ
即鸭绿江。系马 xì mǎ
指在厩内系养的良马。拴马。笮马 zé mǎ
古代笮地所产的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