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鸣的词语
鸣岐 míng qí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鸣条 míng tiáo
风吹树枝发声。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古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又名高侯原。鸣琴 míng qín
1.琴。 2.弹琴。 3.《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鸣蛩 míng qióng
即蟋蟀。鸣镝 míng dí
(1) 古时一种射出去带响的箭,多用于发号令 例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 whistling arrow鸣啭 míng zhuàn
(鸟)婉转地鸣叫:黄莺~。云雀~着冲向天空。鸣凤 míng fèng
(1) 指《鸣凤记》,传奇剧本,为明代王世贞门客作,写杨继盛与严嵩斗争被害惨死的故事 例 皆奏鸣凤。——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例 更奏鸣凤。 英 the name of a drama in Ming Dynasty鸣金收兵 míng jīn shōu bīng
鸣金:敲锣,古代作战时收兵的信号。指敲起锣来,让士兵撤回军营,停止战斗。后用来比喻停止做某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鸣玉 míng yù
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佩玉。比喻出仕在朝。古琴名。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鸣金 míng jīn
(1) 敲锣,古代战争中收兵不战的信号 例 鸣金收兵 英 beat gongs鸣皋 míng gāo
1.山名。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鸣谦 míng qiān
1.谓谦德表着于外。 2.谓态度谦恭。鸣天鼓 míng tiān gǔ
道教养身所用的一种扣齿法。鸣玉曳履 míng yù yè lǚ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鸣驴 míng lǘ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即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后即用"鸣驴"表示送丧。驴鸣一声 lǘ míng yī shēng
指伤悼故友。鸣律 míng lǜ
犹吹律。鸣锣 míng luó
敲打铜锣。常用以警众﹑聚众。鸣锣开道 míng luó kāi dào
(1) 旧时官吏外出时,轿子前面的随从敲锣叫行人让路,称为鸣锣开道。现在则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创造条件,疏通渠道 英 beat gongs to clear the way for officials in feudal times鸣銮 míng luán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鸣和鸾 míng hé luán
谓车行鸾和相鸣应。五种驾车马的技术之一。鸣鸾 míng luán
即鸣銮。銮声似鸾鸟之鸣,因称。鸾鸣凤奏 luán míng fèng zòu
弹奏演唱的美称。鸾鸣 luán míng
鸾铃鸣响。 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美。弹琴的一种指法。鸾凤和鸣 luán fèng hè míng
鸾鸟与凤凰相应鸣叫,声音和悦。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两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因以“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