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东的词语
东家丘 dōng jiā qiū
据《孔子家语》载,孔丘的西邻不知孔丘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宋陈善《扪虱新话.传记夫子神怪》:"夫子方无恙之日,伐木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厄于陈蔡,人以为是东家丘也。"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东易 dōng yì
代指经学大师。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1) 时而倒向这边,时而倒向那边。形容行走时或站或坐时,姿势不稳,身不由己 英 dilapidated;out of line;falling东华真人 dōng huá zhēn rén
即东王公。东海 dōng hǎi
(1) 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英 The East China Sea (2) 泛指东方的大海 英 sea in the east东坡七集 dōng pō qī jí
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东邻 dōng lín
东边的邻居。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亦作'东厸'。特指殷纣王。东家 dōng jiā
(1) 旧时称聘用、雇用自己的人或称租给自己土地的人 英 master;landlord;boss东家子 dōng jiā zǐ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东铭 dōng míng
宋代哲学家张载于其学堂东牖所书的铭言。宋朱熹《近思录》卷二:"横渠学堂双牖,右书'订顽',左书'砭愚'。伊川曰:'是起争端',改'订顽'曰'西铭','砭愚'曰'东铭'。"后因以泛指道学先生的箴言。东坡体 dōng pō tǐ
1.见"东坡诗体"。东曦 dōng xī
(1) 古代传说中的日神东君,借指太阳 例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聊斋志异·促织》》 英 the sun东曦既驾 dōng xī jì jià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东皇太一 dōng huáng tài yī
1.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名。东瀛 dōng yíng
日本。也称为「东洋」。东山 dōng shān
《诗·豳风》篇名。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后周人的作品,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感想,其中既有胜利返回的喜悦,也有家园荒芜的感叹。东旭 dōng xù
犹曙色,曙光。东皋子 dōng gāo zǐ
唐诗人王绩的号。东洋参 dōng yáng shēn
指日本及朝鲜产的人参。东箭南金 dōng jiàn nán jīn
比喻优秀的人才。东风射马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1)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即逝。比喻把别人的话当耳边风 例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英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like the east wind blowing the ear of a horse (2) 又说“马耳东风” 例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诗五首》 (3) 亦作“东风吹马耳”东面 dōng miàn
[ dōng miàn ] :面向东。 东边,东侧。 古代事师之礼,师坐东面向西,弟子面向东事之。东涂西抹 dōng tú xī mǒ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2.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 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 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东隅 dōng yú
1.东方日出之地。亦指早晨。 2.东侧。3.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东篱 dōng lí
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以“东篱”指种菊花的地方: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