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曲的词语
念曲 niàn qǔ
谓唱歌而声无抑扬。霓裳羽衣曲 ní cháng yǔ yī qǔ
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套曲。传为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初名《婆罗门曲》,后经玄宗润色并填词,改用此名。乐曲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写。曲挠 qǔ náo
亦作“曲桡”。 弯曲。 指枉法。 不正直。 指用手指轻抓。 退缩;屈服。绳不挠曲 shéng bù náo qū
比喻法律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而不应有所偏袒。挠直为曲 náo zhí wéi qū
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挠曲枉直 náo qū wǎng zhí
矫正曲直。挠曲 náo qū
(1) 弯曲 英 bend南北曲 nán běi qǔ
南曲与北曲的合称。南曲又称“南词”,北曲又称“北词”,故也合称为“南北词”。南曲以唐·宋大曲、宋词为基础,曲调用五音阶,用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南曲 nán qǔ
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欸乃曲 ǎi nǎi qǔ
1.乐府近代曲名。唐元结作。结有《欸乃曲五首》﹐其序曰:“大历丁未中﹐漫叟结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使。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欸乃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于道路云。”形式为七言四句。又元结在《系乐府十二首》中另有《欸乃曲》一首﹐系五言体。曲谋 qǔ móu
不正确的谋略。末曲 mò qǔ
指曲子的末章。曲陌 qǔ mò
曲折的道路。曲谬 qǔ miù
违背,不一致。曲米 qū mǐ
做酒的米。 “曲米春 ”的省称。 泛指酒。曲米春 qū mǐ chūn
酒名。米曲 mǐ qǔ
米与酒曲。 米制的酒母。鼠曲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曲霉 qū méi
曲霉,是发酵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菌种,已被利用的近种。广泛分布在谷物、空气、土壤和各种有机物品上。主要作用是酿酒,制醋等。梅花曲 méi huā qǔ
即《梅花落》。曲媚 qǔ mèi
柔顺悦人。 曲意奉承。媚曲 mèi qǔ
谄媚阿曲。曲线美 qū xiàn měi
美学上以曲线比直线柔和,而且富于变化,因称人们对于曲线所产生的美感为曲线美。自然界中因人体能包罗一切美的曲线,故为曲线美的代表。曲瞒 qǔ mán
隐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父下凡诏书一》:“周锡能还不敢直说,曲瞒对曰:‘小子实未有奸心对天,求天父开恩。’”慢曲 màn qǔ
戏曲名词。以曲调舒缓得名。如仙吕宫《八声甘州》﹑商调《山坡羊》等。南曲联套方法,大多以慢曲在前,急曲在后。山楂麦曲 shān zhā mài qū
山楂麦曲为微红色至微红棕色的颗粒或块;味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