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条的词语
条分 tiáo fēn
谓像枝条那样分布。条对 tiáo duì
谓逐条对答天子的垂询。 指条对的文章及其内容。条定 tiáo dìng
分别制定。条件概率 tiáo jiàn gài lǜ
词语解释条件概率[ tiáo jiàn gài lǜ ]⒈ 设a、b为随机事件,在事件b已发生的前提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a关于b的条件概率,记作p(a|b),并且p(a|b)=p(ab)p(b)。其中p(ab)表示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通条 tōng tiáo
[ tōng tiáo ] :通条 tōngtiáo ∶拨火棒 ∶用来通炉子或枪、炮弹等的铁条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sān rén yī tiáo xīnhuáng tǔ biàn chéng jīn
词语解释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sān rén yī tiáo xīn,huáng tǔ biàn chéng jīn ]⒈ 俗谚。比喻团结力量大。语本《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引证解释⒈ 俗谚。比喻团结力量大。引语本《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有些人羡慕 郭振山,说他弟兄‘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有些人则不满他,说他只管自己发家创业,不帮助 官渠岸 的困难户。”死路一条 sǐ lù yī tiáo
无路可走,比喻没有前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sū dé hù bù qīn fàn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任何一方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签约后不久,德国即进攻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马关条约 mǎ guān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mǎ sī tè lǐ hè tè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全名《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简称“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共同体的首脑会议上通过。规定了实现欧洲联盟的目标和步骤。1993年10月各成员国最终完成批准程序,欧共体第十次特别首脑会议上宣布该条约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两人合穿一条裤子 liǎng rén hé chuān yī tiáo kù zi
词语解释两人合穿一条裤子[ liǎng rén hé chuān yī tiáo kù zi ]⒈ 比喻两人看法相同、行动一致。多用于贬义。引证解释⒈ 比喻两人看法相同、行动一致。多用于贬义。引《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我偏不要你去,我还和你説话哩。你两个合穿着一条裤子也怎的?”律条 lǜ tiáo
(1) 法律条文;有制约作用的条文 例 触犯律条 英 legal articles (2) 泛指准则;法则 例 做人的律条 英 norm罗马条约 luó mǎ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指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罗马签订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主要内容为建立商品、人员、劳务、资本自由流通的共同市场。柳条 liǔ tiáo
(1) 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 例 柳条包 英 wicker;osier;willow branch缕析条分 lǚ xī tiáo fēn
词语解释⒈ 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金科玉条 jīn kē yù tiáo
科、条:法律条文。形容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经济地理条件评价 jīng jì dì lǐ tiáo jiàn píng jià
词语解释⒈ 经济地理条件包括经济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建设条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历史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发展生产及基本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总称。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是指从生产发展和布局的要求出发,评定自然条件对生产发展和布局的适宜性和保证程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为确定地区的生产发展和布局提供依据。华沙条约 huá shā tiáo yuē
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回条 huí tiáo
(1) 对某事给予回复的字条;收条 英 a short note acknowledging receipt of sth.;receipt广州湾租界条约 guǎng zhōu wān zū jiè tiáo yuē
广州湾租界条约是法国强迫中国清政府于1899年11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在广州湾签订的租借广州湾的条约。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fēng bù míng tiáoyǔ bù pò kuài
词语解释⒈ 鸣:发出声响;条:新生的柳枝;破:冲破;块:土块。没有大风吹响树枝,没有暴雨伤害农田。比喻社会安定,风调雨顺。凡尔登条约 fán ěr dēng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在今法国)签订的划分查理曼帝国领土的条约。依条约,形成西法兰克王国、中王国、东法兰克王国三国,成为后来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雏形。非条件刺激 fēi tiáo jiàn cì jī
词语解释⒈ 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如狗吃食物时就分泌唾液,食物就是引起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刺激。也叫无条件刺激。防止核扩散条约 fáng zhǐ hé kuò sàn tiáo yuē
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苏、美、英等国于1968年7月1日在各自首都同时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条约规定:核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或核武器爆炸装置;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接受其他国家核武装的转让;无核缔约国的一切和平核装置应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和保障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权对其进行核查等。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条约。订租威海卫专条 dìng zū wēi hǎi wèi zhuān tiáo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的条约。1898年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威海卫及其附近海面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经双方同意可延长。本约于1930年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