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约的词语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mǎ sī tè lǐ hè tè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全名《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简称“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共同体的首脑会议上通过。规定了实现欧洲联盟的目标和步骤。1993年10月各成员国最终完成批准程序,欧共体第十次特别首脑会议上宣布该条约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掠约 lüě yuē
词语解释掠约[ lüě yuē ]⒈ 不经意,随便。引证解释⒈ 不经意,随便。引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他便是寻常笑语,掠约精神,也有许多天厝。”罗马条约 luó mǎ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指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罗马签订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主要内容为建立商品、人员、劳务、资本自由流通的共同市场。既约多项式 jì yuē duō xiàng shì
词语解释⒈ 又称“不可约多项式”。次数大于零的有理数系数多项式,不能分解为两个次数较低但都大于零的有理数系数多项式的乘积时,称为有理数范围内的“既约多项式”。在实数或复数范围内,也有相应的定义。实数范围内的既约多项式是一次或某些二次多项式,复数范围内的既约多项式必是一次多项式。集约 jí yuē
(1) 农业上指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 英 intensive集约经营 jí yuē jīng yíng
集约经营是“粗放经营”的对称。居穷守约 jū qióng shǒu yuē
指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界约 jiè yuē
(1) 两国确定边界的条约 英 boundary treaty华沙条约 huá shā tiáo yuē
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大信不约 dà xìn bù yuē
信:诚实;约:盟约,条约。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规约 guī yuē
公约或规定的条款。广州湾租界条约 guǎng zhōu wān zū jiè tiáo yuē
广州湾租界条约是法国强迫中国清政府于1899年11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在广州湾签订的租借广州湾的条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guó jì mín yòng háng kōng gōng yuē
词语解释⒈ 习称“芝加哥公约”。有关国际民用航空在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问题的国际公约。1944年12月在芝加哥签订,1947年4月起生效。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民用航空的原则,在缔约国领空飞行的权利,便利国际航空的各种技术措施、技术标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宗旨、机构和活动等。非战公约 fēi zhàn gōng yuē
词语解释⒈ 1928年8月,美、法、英、日、意、德等十五国代表在巴黎签订的条约。规定要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但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有效的制裁措施,因此该公约并无实际意义。凡尔登条约 fán ěr dēng tiáo yuē
词语解释⒈ 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在今法国)签订的划分查理曼帝国领土的条约。依条约,形成西法兰克王国、中王国、东法兰克王国三国,成为后来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雏形。反美华工禁约运动 fǎn měi huá gōng jīn yuē yùn dòng
词语解释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反美華工禁約運動)[ fǎn měi huá gōng jìn yuē yùn dòng ]⒈ 清末反美爱国运动。1904年美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排斥华工的禁约期满,旅美华侨十余万人提出废约要求,美国政府予以拒绝并提出续订新约。次年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纷纷抗议美国排华,并抵制美货,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纷起响应,掀起反美爱国运动。后遭到美国政府和清政府破坏,但新约也未续订。防止核扩散条约 fáng zhǐ hé kuò sàn tiáo yuē
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苏、美、英等国于1968年7月1日在各自首都同时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条约规定:核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或核武器爆炸装置;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接受其他国家核武装的转让;无核缔约国的一切和平核装置应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和保障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权对其进行核查等。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条约。北大西洋公约 běi dà xī yáng gōng yuē
词语解释⒈ 简称“北约”。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冰岛等国于1949年4月在华盛顿签署的政治军事同盟条约。同年8月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之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后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相继加入。公约规定:当某缔约国在防卫范围内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应按照“集体自卫”的原则,提供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援助。不约儿赤 bù yuē ér chì
象声词。 按原引《黑旋风》剧中“牙不约儿赤”为蒙语走开意,此不词,应删。参见“牙不约儿赤 ”。博观约取 bó guān yuē qǔ
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布列斯特和约 bù liè sī tè hé yuē
词语解释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和约。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今属白俄罗斯)签订。依约,苏俄失去大片土地,并缴付巨额赔款。但苏俄因此而退出了战争,赢得了巩固新生政权的时机。11月德国战败,苏俄宣布废除这一条约。暗约私期 àn yuē sī qī
暗地里私自互相定约。旧指青年男女相爱,暗定下婚约。制约 zhì yuē
(1) 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 例 法律使他能制约自己 英 condition;restrict;govern相约 xiāng yuē
(1) 互相约好;经过商量而定好 英 agree;reach agreement;make an appointment履约 lǚ yuē
(1) 履行约定的事;践约 英 honor an agreement;keep a promise;keep an appointment (2) 实行节约 例 居俭履约 英 practise thrift (3) 遵守规约 例 清明履约,率礼无违 英 keep one's stipulations of an agre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