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金的词语
不看佛面看金面 bù kàn fó miàn kàn jīn miàn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中金 zhōng jīn
白银。年金 nián jīn
(1) 指按年支领的钱 例 皇室年金 例 抚恤年金 英 annuity流金 liú jīn
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 沙金。 涂饰泥金。礼金 lǐ jīn
(1) 送礼的现金 英 monetary gifts金钱 jīn qián
(1) 货币大多由金属所制成,故称“金钱”;“钱” 英 money金属 jīn shǔ
(1) 一大类物质(如金、青铜、钢)的任一种,它们共同特征是:典型地显出特有的光泽,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不透明,可熔,通常可锻而有延展性 英 metal金光 jīn guāng
指神佛之光。喻神道佛法的力量。 金黄色的光辉。 唐代长安京城外郭西面中门名。三国魏许昌景福殿西门名。金子 jīn zǐ
(1)见“金 1 英 gold (2) ”金黄 jīn huáng
(1) 黄而微红略像金子的颜色 例 金黄色头发 英 golden金马 jīn mǎ
1.金制的马匹。 2.指金马门。 3.指汉代国家藏书之所。 4.指朝廷或帝都。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6.我国福建省沿海金门﹑马祖两岛的并称。金德 jīn dé
五德之一。谓以金而德王。金花 jīn huā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北周 庾信《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唐 王建《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明 王世贞《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唐 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茅盾《子夜》一:“‘邪魔呀’,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金花银”。5.见“金花牋”。6.见“金花帖子”。7.见“金华夫人”。金龜 jīn guī
黄金铸的龟纽官印。 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指所佩杂玩之物。金龜子 jīn guī zǐ
金龟子jīnguīzǐ (1) 昆虫,身体大多黑绿色,有光泽,前翅坚硬。幼虫吃作物的根和茎,是农作物的害虫 英 scarab眼冒金星 yǎn mào jīn xīng
多指受到某种撞击后,发生的现象,指人受到某种撞击后,眼前像是有星星。眼冒金花 yǎn mào jīn huā
晕眩时出现的眼睛昏花的现象。冒金花 mào jīn huā
晕眩时出现的眼睛昏花的现象。金革 jīn gé
1.谓军械和军装。 2.借指战争。 3.偏指武器。 4.车铃和车前革制的车饰。金鎗 jīn qiāng
1.见"金枪"。金鎗班 jīn qiāng bān
宋时仪卫军名。金鎞 jīn pī
1.亦作"金錍"。亦作"金篦"。 2.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 3.古代妇女的一种金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 4.弹筝用的金属刮板。金鋺 jīn yuān
亦作'金鋺'。亦作'金椀'。亦作'金盌'。 金制之碗。因其贵重﹐多作比喻。 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载﹕范阳卢充与崔少府女幽婚。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于水旁遇二犊车﹐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充﹐又与金鋺﹐并赠诗曰﹕'……何以赠余亲?金鋺可颐儿。''后因以借指殉葬的器物。花名。棣棠花的一种。金鋄 jīn wàn
1.亦作"金"。亦作"金鋄"。 2.马首饰物。金鋜 jīn zhuó
金制的镯子。套在脚腕上的环形饰物。 宋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釧、金鋜、金帔坠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