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七的词语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qī yī wǔ fǎn gé mìng zhèng biàn
词语解释⒈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加紧反革命活动。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反共清党”,公开背叛革命。随后,封闭工会、农会等革命团体,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七言体 qī yán tǐ
即七言诗。七言 qī yán
指七字诗句。 指七言诗。七言八语 qī yán bā yǔ
形容人多语杂。七月王朝 qī yuè wáng cháo
词语解释⒈ 又称“奥尔良王朝”。1830-1848年,法国君主立宪制王朝。1830年七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拥立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浦为国王,建立王朝。代表金融贵族(大资产阶级)利益。随着法国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强大,也要求参政。1831年和1834年爆发两次里昂工人起义。1848年二月革命中该王朝被推翻。七月诗派 qī yuè shī pài
词语解释⒈ 文学流派。形成于抗日战争初期。其成员多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故名。作品多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现实生活,诗体自由奔放,充满激情,在当时曾产生较大影响。七月革命 qī yuè gé mìng
词语解释⒈ 1830年7月,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1830年7月27-29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国王查理十世被迫逃亡国外,资产阶级拥立路易·菲力浦为国王,建立七月王朝。国语辞典七月革命[ qī yuè gé mìng ]⒈ 西元一八三〇年七月法国国王查理十世违宪解散国会,引起人民的强烈反抗,于是发动革命,迫使查理十世下台,宣布路易腓力为王,史称为「七月革命」。七月半 qī yuè bàn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旧俗于此日设祭超度亡故亲人,称盂兰盆。七宝车 qī bǎo chē
用多种珍宝装饰的车。亦泛指华贵的车子。 亦作:七宝高车七国 qī guó
1.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七观 qī guān
1.儒家称《尚书》可供借鉴的七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五:"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孔丛子.论书》亦提"七观",但内容﹑次序与《尚书大传》略有不同。 2.辞赋篇名。元袁桷作。见"七观帖"。七病八倒 qī bìng bā dǎo
形容体弱多病。七兵 qī bīng
1.七兵尚书的省称。 2.指由七情所产生的各种杂念。七科 qī kē
指应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七军 qī jūn
唐代军队出征时,中军一军,左﹑右虞候各一军,左﹑右厢各二军,共七军。泛指七支军队。七九 qī jiǔ
步枪的一种。 农历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称为'七九'。七精 qī jīng
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星。七教 qī jiào
1.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 2.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七脚八手 qī jiǎo bā shǒu
亦作'七足八手'。 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七角 qī jiǎo
古代燕乐中的角声七调。七老会 qī lǎo huì
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七老八十 qī lǎo bā shí
(1) 七八十岁。形容人年纪大 例 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是眼不花、耳不聋,十分健壮 英 in one's seventies七老八倒 qī lǎo bā dǎo
形容年老体衰。前七子 qián qī zǐ
明·弘治、正德年间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形成一个复古的文学流派。因有后起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故称他们七人为前七子。参阅《明史•文苑传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 nǚ zǐ qī xiàng quán néng yùn dòng
词语解释⒈ 田径运动综合性比赛项目之一。由女子五项全能运动演变而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开始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包括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跑、跳远、标枪、800米跑。比赛按规定顺序分两天完成。第一天进行前四项,第二天进行后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