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催的词语
击鉢催诗 jī bō cuī shī
南朝 齐 竟陵王 萧子良,常于夜间邀集才人学士饮酒赋诗,刻烛限时,规定烛燃一寸,诗成四韵。萧文琰 认为这并非难事,乃与 丘令楷、江洪 二人改为击铜钵催诗,要求钵声一止,诗即吟成。见《南史·王僧孺传》。后以“击鉢催诗”指限时成诗,亦以喻诗才敏捷。《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鉢催诗,我要击鉢了。”亦省作“击鉢”。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蜡梅》:“坐想明年 吴 与 越,行酒赋诗听击鉢。”清 赵翼《自鸣钟》诗:“投籤常恐就睡酣,击鉢不怕催诗恶。”击钵催诗 jī bō cuī shī
后以'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亦以喻诗才敏捷。催并 cuī bìng
1.亦作"催迸"。 2.催促。催膘 cuī biāo
因服役或其他需要,在短时间内给牛﹑马等大牲畜喂食大量精饲料,促使其尽快地长得膘肥体壮,叫催膘。催比 cuī bǐ
旧时州县长官责令吏役限期完成紧要公务,逾限不能完成,则予处罚。催逼 cuī bī
(1) 催促逼迫(以索回债务等) 英 press (for payment of debt,etc.) (2)催促…勉强地前进 例 尽管这些孩子很不寻常,也最好不要太过于催逼他们 英 rush催迸 cuī bèng
1.亦作"催迸"。 2.催促。悲催族 bēi cuī zú
“悲催”是近日来网友用来形容自己生活状态的词语,是“悲惨得催人泪下”的随略语。催租瘢 cuī zū bān
指农民被逼租时受到拷打,身上留下的伤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