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兰的词语
披榛采兰 pī zhēn cǎi lán
比喻选拔人材。佩兰 pèi lán
佩系兰草。以兰草为佩饰,表示志趣高洁。语出《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纳兰 nà lán
复姓。金代有纳兰邦烈。沐兰 mù lán
犹沐芳。兰,兰草。墨兰 mò lán
1.墨画的兰。 2.兰的一种。花深紫如墨,故名。梦兰 mèng lán
《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后因称妇人怀孕为“梦兰”。马兰 mǎ lán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披针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花蓝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猪的饲料。也称马兰头﹑鸡儿肠。 2.即马蔺。 3.见"马栏"。録兰 lù lán
1.绿襕﹐下截加绿的襕衫。文士之服。龙兰 lóng lán
兰的一种。龙舌兰 lóng shé lán
(1) 龙舌兰属的任何植物,叶肉质,簇生成莲座状,多年才成熟开花一次,然后死去 英 century plant铃兰 líng l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开钟状小花﹐向下垂﹐形状像铃﹐白色。结浆果﹐红色﹐球形﹐可以入药。灵兰 líng lán
传说为黄帝藏书室名。林兰 lín lán
1.花名。或曰栀子的别名。 2.木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 3.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李善兰 lǐ shàn lán
(1811-1882)清代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北京同文馆首任算学总教习。在数学方面,得出有关级数求和的多种恒等式;创造尖锥求积术,用以探究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最早把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引进中国。主要著作汇刻成《则古昔斋算学》二十四卷。此外,和西人共译自然科学著作多种,其中《谈天》正确介绍了哥白尼学说。且兰 jū lán
本为汉代西南地区小国之名。武帝于其地置故且兰县,属牂柯郡。见《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地理志上》。地约在今贵州福泉县。金粟兰 jīn sù lán
1.常绿小灌木。茎有节。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钝锯齿。初夏开花﹐穗状花序﹐呈圆锥形﹐花小﹐黄绿色﹐极芳香。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均有栽培。供观赏和熏茶用。又称珠兰﹑珍珠兰。解兰 jiě lán
1.解去佩兰。谓放弃隐居生活。花木兰 huā mù lán
文学故事人物。荷兰 hé lán
(1) 在欧洲西部,面积41863平方公里,人口1493.4万(1990),首都阿姆斯特丹。荷兰王国政府所在地海牙 英 the Netherlands红兰 hóng lán
兰草的一种。皋兰 gāo lán
1.亦作“皐兰”。 2.泽边的兰草。 3.山名。 4.旧县名。即今甘肃省兰州市。汉设金城县﹐明为兰县﹐清改皋兰县。《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皐兰被径兮斯路渐。”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五:“清露被皐兰,凝霜霑野草。”晋 成公绥《啸赋》:“藉皐兰之猗靡,荫脩竹之蝉蜎。” 2.山名。在今 甘肃省 兰州市 南。《汉书·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鏖 皐兰 下。”南朝 梁元帝《郑众论》:“况復风生 稽落,日隐 龙堆,翰海 飞沙,皋兰 走雪。”唐 沉佺期《被试出塞》诗:“辛苦 皋兰 北,胡 霜损 汉 兵。” 3.旧县名。即今 甘肃省 兰州市。汉 设 金城县,明 为 兰县,清 改 皋兰县。清 姚鼐《<停云堂遗文>序》:“皋兰 王诫亭先生,固 秦 中之聪明才杰士也。”丁兰 dīng lán
汉人。相传少丧父母,及长,刻木像,事之如生。后用以指代孝子。石兰 shí lán
1.香草名。即山兰。兰草的一种。 2.石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韦》。参见"石韦"。车兰 chē lán
1.亦作"车阑"。亦作"车兰"。 2.古代车箱的前面和左右两边用木条构成的大方格围栏。白兰 bái lán
(1) 兰花的一种,叶子比秋兰略小,秋开青白色花,极香 英 white orch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