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兰的词语
擘兰 bò lán
即擘蓝。奥兰 ào lán
奥克兰区是新西兰十二个大区之一,面积, km ,人口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阿兰 ā lán
无诤处、寂静处、林野。芝兰之室 zhī lán zhī shì
语出《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即与之化矣。”后以喻助人从善的环境。芝兰室 zhī lán shì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即与之化矣。”后以喻贤士之所居。亦指助人从善的环境。芝兰玉树 zhī lán yù shù
《晋书·谢安传》载,谢玄少颖悟,其叔谢安问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不能答。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因以“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浴兰令节 yù lán lìng jié
即端午节。浴兰汤 yù lán tāng
浴于兰汤,即用香草水洗澡。古人认为兰草避不祥,故以兰汤洁斋祭祀。玉枕兰亭 yù zhěn lán tíng
《兰亭》帖的一种。玉兰片 yù lán piàn
(1) 已晒干的供食用的白嫩笋片 英 dried slices of tender bamboo shoots盂兰节 yú lán jiē
旧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超度亡灵,是日称“盂兰节”。盂兰盆 yú lán pén
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盂兰会 yú lán huì
佛教指在盂兰节所举行的法会。伊斯兰国家 yī sī lán guó jiā
又称“穆斯林国家”。国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或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多为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的国家。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伊斯兰教 yī sī lán jiào
(1) 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英 Islamic;al-Islam;mohammedanism谢庭兰玉 xiè tíng lán yù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香兰素 xiāng lán sù
即香草醛。详该条。赛兰香 sài lán xiāng
1.花名。木兰花 mù lán huā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作小令,亦见于诸宫调。木兰舟 mù lán zhōu
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木兰诗 mù lán shī
乐府《鼓角横吹曲》名。北朝民歌。有人疑为唐人所作。诗中塑造了一个北国奇女子的形象,故事颇有传奇色彩,语言刚健明快,具有北方民歌的特色。马兰头 mǎ lán tóu
见“马蓝头 ”。臝兰车 luǒ lán chē
古称天子丧服之车。留兰香 liú lán xiāng
(1) 一种普通庭园薄荷,广泛栽培用于香料,特指它的芳香油 英 spearmint澧兰沅芷 lǐ lán yuán zhǐ
意思是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