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否的词语
不容置否 bù róng zhì fǒu
形容绝不允许否认、怀疑。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动摇。不可置否 bù kě zhì fǒu
辞海 不可置否是汉语词汇,形容不可以否认某某事物否滞 pǐ zhì
停滞;阻塞。否则 fǒu zé
(1) 如果不是这样,就… 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清·方苞《狱中杂记》 例 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 otherwise;or else否臧 pǐ zāng
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品评,褒贬。弹射臧否 dàn shè zāng fǒu
弹射:直率地指摘;臧:好;否:坏。臧否:褒贬,评论。直率地进行批评。一臧一否 yī zāng yī pǐ
意思是一吉一凶。臧否 zāng pǐ
(1) 褒贬,评论 例 陟罚臧否。——诸葛亮《出师表》 例 臧否政界 例 臧否人物 英 appraise (2) 善恶 英 good and evil灾否 zāi fǒu
1.灾难。否运 pǐ yùn
厄运,坏运。遇否 yù fǒu
境遇顺利或不顺利。不予置否 bù yǔ zhì fǒu
不给予否定的意见。壅否 yōng fǒu
阻塞不通。疑否 yí fǒu
疑惑不解。已否 yǐ fǒu
1.亦作"已不"。 2.与否。休否 xiū fǒu
1.谓止息否运。《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陆德明音义:"休,息也。"《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方今天地气闭,大人休否,智者见险,投以远害。"李贤注:"休否,谓休废而否塞。"一说谓恐惧否运的来到。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否》。 2.吉祥和凶险。显否 xiǎn fǒu
荣枯;穷通。未置可否 wèi zhì kě fǒu
没表示赞成或不赞成。唯唯否否 wéi wéi fǒu fǒu
(1) 形容一味顺从附和,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 英 be obsequious献替可否 xiàn tì kě fǒu
同“献可替否”。献可替否 xiàn kě tì fǒu
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谓对君主进谏,劝善规过。亦泛指议论国事兴革。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否极生泰 pǐ jí shēng tài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否终而泰 pǐ zhōng ér tài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极而泰 fǒu jí ér tài
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否终则泰 pǐ zhōng zé tài
亦作'否终斯泰'。 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