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封的词语
封禅文 fēng shàn wén
司马相如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唐李白《宣城哭蒋征君华》诗﹕"安得相如草﹐空余封禅文。"清二石生《十洲春语.选韵》﹕"长卿踯躅归茂陵﹐封禅文谁卖残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封号 fēng hào
古时帝王封授的爵号或称号。 借指人们给予的称号。封翁 fēng wēng
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封章 fēng zhāng
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封留 fēng liú
原指汉高祖封张良为留侯事。《史记.留侯世家》:"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鬬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后因以"封留"喻功成身退。封父 fēng fù
古代诸侯国名。 复姓。封君 fēng jūn
受有封邑的贵族。秦汉以后,亦及妇女。 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者。封缄 fēng jiān
包封、封闭。封弥 fēng mí
科举时代,为防止考试舞弊,将试卷中的姓名、籍贯等用纸糊封,编号并加钤印,称为“封弥”。此法始于唐·武后时,至宋·景德·祥符间已成定制,沿用到清末科举废除之时。封禅书 fēng shàn shū
指司马相如言封禅事的遗书。封疆大吏 fēng jiāng dà lì
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封建主義 fēng jiàn zhǔ yì
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基础是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参看〖封建社会〗。封豕 fēng shǐ
大猪。 比喻贪暴者。 星宿名。奎宿的别称。 喻暴虐残害。封事 fēng shì
指密封的奏章,或是封禅的意思。封疆 fēng jiāng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例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英 boundary;border region (2)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例 封疆大元帅 例 执掌封疆之印 英 local general封邑 fēng yì
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 指领地、食邑。封识 fēng shí
封好的标记:出珠授之,封识宛然。封建社会 fēng jiàn shè huì
(1) 一种社会形态,出现在奴隶社会之后,特征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农民或农奴只有很少土地或全无土地,只能耕种地主或领主土地,绝大部分产品被地主或领主剥夺 英 feudal society封诰 fēng gào
明·清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封建士大夫 fēng jiàn shì dà fū
泛指封建时代的官僚阶层和士人。封建制度 fēng jiàn zhì dù
封建制度是以封建主占有土地,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而封建主则是由君主分封的,封建主有义务保卫君主。而君主也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封臣封印 fēng yìn
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 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封杀 fēng shā
用封禁或封锁的办法,使人或事物在某一领域不能存在:一部优秀作品竟被~。封狼居胥 fēng láng jū xū
原指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封妻荫子 fēng qī yìn zǐ
(1) 旧时赐封号于立大功者的妻子,其官职由子孙荫袭 例 正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水浒传》 英 grant tittle to the wives and children of her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