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战的词语
短兵接战 duǎn bīng jiē zhàn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战笃笃 zhàn dǔ dǔ
犹战笃速。因惊恐而发抖。战笃速 zhàn dǔ sù
亦作“战都速”。亦作“战笃索”。 亦作:战都速战笃索战笃索 zhàn dǔ suǒ
亦作“战都速”。亦作“战笃索”。 亦作:战都速战笃索督战 dū zhàn
(1) 在前线监督作战 例 亲临督战 英 supervise operations;direct campaign;superintend soldiers赌战 dǔ zhàn
作战;争斗。官渡之战 guān dù zhī zhàn
(1) 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东汉末年,大小军阀割地称雄,世族豪强袁绍,自恃兵多粮足,于建安四年 (199 年)春天,率兵十余万南下,准备攻打许昌,消灭曹操。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相拒,乘袁军轻敌,偷袭袁军后方乌巢,焚烧了袁绍的军粮,并乘势全线进攻,歼灭了袁军七万余。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英 Guandu Warfare渡江战役 dù jiāng zhàn yì
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战鬭 zhàn dòu
1.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国语·晋语四》:“ 偃 也闻之:‘战鬭,直为壮,曲为老。’未报 楚 惠而抗 宋 ,我曲 楚 直。”《后汉书·杨震传》:“三边震扰,战鬭之役至今未息,兵甲军粮不能復给。” 唐杜甫 《昼梦》诗:“安得务农息战鬭,普天无吏横索钱。” 清金农 《闻喜县中早发因纪长歌》:“当年 韩赵 空战鬭,时清安有烽烟惊。” 巴金 《军长的心》:“可是战斗前的准备工作,不论大小,他都要过问。”2.泛指争斗,斗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鬭。” 唐韩愈 《贞女峡》诗:“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鬭鱼龙逃。” 清杨焯 《同石苓登天宁塔》诗:“倾耳奔雷霆,天海相战鬭。”战鬭力 zhàn dòu lì
军队的作战能力。周恩来《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我们要继续作战,继续加强军队的战斗力。”魏巍《勇士镇守在东方》:“在这场考验里,这支军队不但没有被削弱,而且经受了伟大的锻炼,成为战斗力很强的一支军队。”战抖 zhàn dǒu
因惊惧或生病而发抖。战抖抖 zhàn dǒu dǒu
因恐惧或发怒而发抖貌。抖战 dǒu zhàn
(1) 发抖;哆嗦 例 浑身抖战 英 quiver钓战 diào zhàn
引诱敌人出战。战掉 zhàn diào
恐惧发抖。第四野战军 dì sì yě zhàn jūn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发展而成。1945年10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1949年3月改为第四野战军。曾举行辽沈战役,参与发动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和华北、中南、华南广大地区。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被撤销,并入中南军区。第三野战军 dì sān yě zhàn jūn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敌战 dí zhàn
敌对战斗;正面作战。递战 dì zhàn
轮流作战。凡尔登战役 fán ěr dēng zhàn yì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年,德军进攻法国东北部的最大要塞凡尔登,想从中央一举突破法军防线,法军顽强防守,粉碎了德军的计划。此役双方损失约一百万人。从此,“凡尔登”成为坚固堡垒的代名词。德国农民战争 dé guó nóng mín zhàn zhēng
1524-1525年德意志农民大规模的反封建武装起义。起义农民曾提出广泛的反封建纲领《书简》、《十二条款》、《海尔布隆纲领》等。1525年3月,农民领袖闵采尔在米尔豪森城领导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因各地起义军缺乏组织和统一指挥,至1525年8月,起义相继被镇压。战祷 zhàn dǎo
战前祷告鬼神。祷战 dǎo zhàn
谓祈神佑助战时克敌致胜。中途岛海战 zhōng tú dǎo hǎi zhàn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的重要海战。1942年5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率舰队占领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引诱美国舰队决战。6月4日,日美舰队在中途岛附近海面展开海空大战,日本四艘航空母舰被击沉,三百多架飞机被击毁,被迫撤军。从此,美国取得海上主动权。此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战术导弹 zhàn shù dǎo dàn
用于直接支援部队作战行动,攻击战役战术纵深内目标的导弹。射程通常在 千米以内。主要用于攻击核袭击兵器、集结部队、坦克、飞机、舰船、指挥所、机场、雷达、港口、桥梁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