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胡的词语
胡髯 hú rán
颊旁及下巴上的胡须。胡螓 hú qín
虫名。蝉的一种。胡鹿 hú lù
藏矢的器具。胡弄 hú nòng
1.欺骗;敷衍。 2.胡来;乱搞。胡宫 hú gōng
寝宫。胡公头 hú gōng tóu
1.帽子的一种。也省称胡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胡公头﹐一本作"胡头"。《南史.夷貊传下.倭国》:"富贵者以锦绣杂采为帽﹐似中国胡公头。"一说﹐为套头或假头﹐即古之"魌头"。参阅任半塘《唐戏弄》第二章六。胡孑 hú jié
刃旁有曲支的戈戟。胡虏 hú lǔ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考 hú kǎo
犹寿考。年纪大。亦指老年人。胡揪 hú jiū
方言。困苦地胡乱对付。胡离 hú lí
1.见"胡梨"。胡椒 hú jiāo
1. 一种木质藤( Piper nigrum ),有卵圆形叶,穗状花,原产于东方热带地区,但其他热带地区亦广泛种植,用其红浆果做胡椒粉。 英 black pepper; pepper; 2. 取自东印度植物胡椒( Piper nigrum )的果实,制成一种刺激性的产品,用作调味料,有时也用作通气药或刺激剂。 3. 胡椒属某些植物的泛称。 例 华南胡椒。竹叶胡椒。 英 pepper;胡胡 hú hú
1.象声词。形容风声﹑笑声或器物震动的声音。 2.指胡琴。胡不 hú bù
何不。胡底 hú dǐ
谓到什么地步。胡﹐何;底﹐到。胡乃 hú nǎi
何乃。胡帽 hú mào
唐代妇女骑马外出时所著不障面之帽。胡吣 hú qìn
(1) 口∶无缘无故或歪曲事实地胡说 英 unreasonably hurl (invectives)胡气 hú qì
1.胡人的气味。 2.狐臭。胡粤 hú yuè
1.同"胡越"。胡夷 hú yí
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胡夷并称亦泛指外族或外族人。胡威绢 hú wēi juàn
1.晋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刺史﹐威往省。告归﹐质赐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俸禄之余﹐故以为汝道路粮耳。"威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及《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胡头 hú tóu
1.见"胡公头"。胡腾舞 hú téng wǔ
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中亚的古石国﹐唐时传入。男子独舞﹐以跳跃腾踏动作为主。胡星 hú xīng
指昴星。古代以天象附会人事﹐认为昴星象征胡人。《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张守节正义:"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后常以"胡星"喻指胡兵及其势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