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钟的词语
万钟之藏 wàn zhōng zhī cáng
对他人藏书的美称。龙太龙钟 lóng tài lóng zhōng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俗语。干一天算一天,照例行事。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形容混日子的处世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1) 比喻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英 go on tolling the bell as long as one is a monk;take a passive attitude towards one’s work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強从事的意思。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huáng zhōng huǐ qì wǎ fǒu léi míng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钟祸 zhōng huò
惹祸﹐遭祸。子钟 zǐ zhōng
(1) 高精度天文钟的辅助设备,它减少和代替几乎所有后者的装置,于是保证了性能的一致性 英 slave clock钟嵘 zhōng róng
词语解释⒈ 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在齐、梁时做过记室等小官。著有古代诗歌评论著作《诗品》。钟下 zhōng xià
关押有罪官员的特别监狱。钟惺 zhōng xīng
词语解释⒈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创始人。提倡幽深孤峭的文学风格。有《隐秀轩集》。坐钟 zuò zhōng
放在桌案上的时钟。区别于挂钟。钟楼 zhōng lóu
(1) 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 英 clock tower (2) 支承或蔽护钟的塔楼,独立的或建在民用或宗教建筑上 英 bell tower钟牙 zhōng yá
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相杨么起义 zhōng xiāng yáng me qǐ yì
词语解释⒈ 南宋初年的农民起义。1130年,武陵(今河南常德)人钟相发动农民起义,占洞庭湖附近十九县,钟相被推为楚王,不久被俘遇害。杨么继续领导起义,1133年被推为大圣天王,所部达二十万,控制洞庭湖地区。1135年,因叛徒出卖,起义军为宋军所破,杨么遇难,起义失败。音声如钟 yīn shēng rú zhōng
形容声音响亮。原子钟 yuán zǐ zhōng
一种计时装置,精度可以达到每万年才误差 秒,它最初本是由物理学家创造出来用于探索宇宙本质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项技术有朝一日竟能应用于全球的导航系统上。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
词语解释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引证解释⒈ 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 南郡 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鐘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 曾问 远公 :‘《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 殷 曰:‘铜山西崩,灵鐘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 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 时, 未央宫 前殿鐘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詔问太史待詔 王朔,朔 言恐有兵气。更问 东方朔,朔 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鸣。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 洛 鐘东应,不以远而阻也。”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此中消息,殆如铜山西崩, 洛 鐘东应。感召之机,銖黍靡忒。”唐弢 《侧面》:“铜山西崩, 洛 钟东应,一唱一和,互相支持。”国语辞典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tóng shān xī bēng luò zhōng dōng yìng ]⒈ 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东方朔预测山恐会崩毁,故钟先鸣。三日后果有山崩绵延二十余里。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句下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应,互相影响。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山林钟鼎 shān lín zhōng dǐng
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三分钟热度 sān fēn zhōng rè dù
词语解释⒈ 比喻短暂的热情。舍着金钟撞破盆 shè zhe jīn zhōng zhuàng pò pén
比喻拼着作很大的牺牲。石钟山记 shí zhōng shān jì
词语解释⒈ 散文篇名。北宋苏轼作。石钟山,在江西湖口。作者对北魏郦道元、唐代李渤所作的山名解释表示怀疑,并通过亲身游历得出新的解释。文章记述作者月夜行舟,描摹山水间的声响,均生动感人。篇末感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凡事须实际考察的重要性。情之所钟 qíng zhī suǒ zhōng
谓感情十分专注。多形容痴情。情有独钟 qíng yǒu dú zhōng
钟:集中,专一。感情集中在一人或一物上面。情钟我辈 qíng zhōng wǒ bèi
词语解释⒈ 钟:集中;我辈:我们,我等。我们这些人最富于情感,容易动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