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餽的词语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
词语解释⒈ 指远粮不解近饥。丰餽 fēng kuì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中餽 zhōng kuì
指妻室。遗餽 yí kuì
馈赠。燕餽 yàn kuì
谓请客送礼。饷餽 xiǎng kuì
馈赠粮食。餽饷 kuì xiǎng
1. 馈赠财物。 餽,通“馈 ”。《三国志·吴志·刘繇传》:“ 繇 长子 基 ……居 繇 丧尽礼,故吏餽餉,皆无所受。” 2. 军粮。 宋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至於远方之民,肝脑屠於白刃,筋骨絶於餽餉……陛下必不得而见也。”《明史·太祖纪一》:“悬军深入,餽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 3. 送饭。《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於是咸共嘉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魏鱼豢 《魏略》:“性好学, 汉 末为诸生,带经耕鉏。其妻常自餽餉之, 林 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4. 引申指款待。 宋苏洵 《上韩枢密书》:“凡郡县之富民举而籍其名,得钱数百万,以为酒食餽餉之费。”餽粮 kuì liáng
1. 运送粮食。餽,通“ 馈 ”。《史记·平準书》:“中国缮道餽粮,远者三千,近者千餘里,皆仰给大农。”《汉书·韩信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飢色。” 2. 粮响。 唐吕温 《诸葛武侯庙记》:“或曰餽粮不继,则筑室反耕有成算矣。”餽饟 kuì xiǎng
指粮饷。 指运送粮饷。餽边 kuì biān
谓输送粮食财物以实边地。餽,通“ 馈 ”。 宋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国家徒倚世将扞虏,而不为 蜀 虑叛臣;岁举緡钱四千餘万遡流而运,名曰餽边,实富 吴氏 ,民力尽矣。”餽运 kuì yùn
谓输送、运送粮食。《新唐书·窦静传》:“ 静 表请屯田 太原 ,以省餽运。” 宋苏辙 《论兰州等地状》:“耕者不安,餽运难继,耗蠹中国,民不得休息。”《元史·世祖纪六》:“ 阿朮 又以 宋 人 高邮 水路不通,必由陆路餽运。”餽贻 kuì yí
馈赠。 餽,通“ 馈 ”。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家兄设帐於官署,我往探省,少获餽貽。”餽送 kuì sòng
赠送。餽,通“馈 ”。餽问 kuì wèn
馈赠慰问。餽,通“ 馈 ”。 晋周处 《风土记》:“ 蜀 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明史·张四维传》:“ 四维 家素封,岁时餽问居正 不絶。” 清戴名世 《先君序略》:“县大夫輒尝餽问,以风示县人。”供餽 gòng kuì
见“供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