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忠的成语
-
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
忠孝节义 zhōng xiào jié yì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
忠贯日月 zhōng guàn rì yuè
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
忠贞不渝 zhōng zhēn bù yú
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忠:忠诚;贞:有操守;坚定;渝:改变。 -
忠心赤胆 zhōng xīn chì dǎn
形容十分忠诚。 -
忠孝两全 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
忠驱义感 zhōng qū yì gǎn
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
宅心忠厚 zhái xīn zhōng hòu
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 -
效死输忠 xiào sǐ shū zhōng
指竭尽忠诚。 -
孝悌忠信 xiào tì zhōng xìn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
畎亩之忠 quǎn mǔ zhī zhōng
畎亩:田野,借指民间。 旧时指百姓对君主所尽的忠诚。 -
求忠出孝 qiú zhōng chū xiào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面誉不忠 miàn yù bù zhōng
好当面称赞别人的人,一定不忠实 -
尽忠报国 jìn zhōng bào guó
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 -
竭忠尽智 jié zhōng jìn zhì
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
黄忠请战 huáng zhōng qǐng zhàn
黄忠请战,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黄忠是三国时刘备手下的“五虎将”之一,是历史上和廉颇齐名的老将。一次,曹操手下大将张率军攻打葭萌关,守军忙向成都告急。军师诸葛亮召集众将议事。帐中诸将均认为张勇猛异常,除非张飞,无人可挡。老将黄忠挺身而出,愿带兵退敌。诸葛亮故意邀他:“将军年老,恐非张对手。”黄忠闻言,白发倒竖,高声喝道:“某虽老,然两臂尚开三石弓,浑身有千斤力,岂不足敌张一匹夫?”说着,当堂将大刀抡动如飞,又连着拉断两张硬弓。黄忠和副将严颜领兵大败张,智取天荡山,勇夺定军山,大获全胜。 -
害忠隐贤 hài zhōng yǐn xián
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 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
公忠体国 gōng zhōng tǐ guó
谓尽忠为国。 -
赤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赤胆忠肝 chì dǎn zhōng gān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十分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