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公的成语
-
先公后私 xiān gōng hòu sī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文章钜公 wén zhāng jù gōng
见“文章巨公”。 -
未了公案 wèi liǎo gōng àn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亡是公 wáng shì gōng
汉 司马相如 作《子虚赋》,假托 子虚 、 乌有先生 、 亡是公 三人互相问答。 后因以“亡是公”指实际上不存在的人或物。 -
王公贵戚 wáng gōng guì qī
泛指皇亲国戚。 -
托公报私 tuō gōng bào sī
借公事报私怨。 -
托公行私 tuō gōng xíng sī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退食自公 tuì shí zì gōng
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
推诚布公 tuī chéng bù gōng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
铁公鸡 tiě gōng jī
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
天公不作美 tiān gōng bù zuò měi
天不成全美事 -
天下为公 tiān xià wéi gōng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 -
天公地道 tiān gōng dì dào
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 -
损公肥私 sǔn gōng féi sī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
夙夜在公 sù yè zài gōng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
生公说法 shēng gōng shuō fǎ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舍己为公 shě jǐ wèi gōng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折臂三公 shé bì sān gōng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山公酩酊 shān gōng mǐng dǐng
同“ 山简醉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 高阳 小饮真琐琐, 山公 酩酊如何我?” -
山公启事 shān gōng qǐ shì
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 《晋书·山涛传》:“ 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 山公 启事’。” 唐 李商隐 《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 ,最望 山公 启事来。” 清 吴伟业 《鸳湖曲》:“ 中散 弹琴竟未终, 山公 启事成何用?” -
啬己奉公 sè jǐ fèng gōng
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
平步公卿 píng bù gōng qīng
指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很高的官位。 -
凭虚公子 píng xū gōng zǐ
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
翩翩公子 piān piān gōng zǐ
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
殴公骂婆 ōu gōng mà pó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